合資品牌市佔率下滑!上汽大衆進行內部架構變革,賈健旭:還有2~3年窗口期

每經記者:黃辛旭 每經編輯:孫磊

“(市場)留給合資車企只有兩年的時間,上汽大衆要快點掉頭,不然我們要麼‘go big’要麼‘go home’。”履新8個月後,上汽大衆總經理賈健旭近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談到上汽大衆的轉型已經迫在眉睫。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賈健旭所言並非沒有原因,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自主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已經從2020年的35.7%升至今年前九個月的50.7%。與之相對應,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則在不斷萎縮。其中,德系合資品牌的市佔率也從2020年25.5%下滑至今年前九個月的21%。更重要的是,在國內市場轉型新能源領域的大環境下,上汽大衆等合資品牌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此背景下,快速轉型已經成爲衆多合資品牌需要面對共同課題。但大象轉身並非易事,擺在賈健旭面前的挑戰並不輕鬆。

“‘促油車、穩電車、上奧迪’這九字方針是上汽大衆今年主動做出的戰略性調整,我們要通過這些方法把團隊的士氣找回來。”賈健旭說,“合資的形式已經在發生變化,過去都是外方帶來技術和產品,中方負責市場和政府溝通。未來,中方的角色會加大技術、客戶關係和政府溝通方面的比重。上汽大衆的股東雙方的角色與定位都在發生變化,但是雙方的目標都很一致,即要在2~3年的時間窗口中做到中國合資主機廠第一。”

ID.3連續4個月銷量過萬

“10月,我們預計ID.3的月銷量會在1.6萬輛。”上汽大衆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上海上汽大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俞經民表示。

從今年7月開始,上汽大衆ID.3的銷量就不斷攀升,其7月~9月的銷量分別約爲1.3萬輛、1.4萬輛和1.5萬輛。取得這一成績背後是,上汽大衆在今年7月宣佈調整ID.3的起售價爲12.59萬元。

“效果很好,但代價十分大。當時我們決定調整價格的心情就是4個字‘背水一戰’。上汽大衆有三款電動車,合資公司的雙方股東也給了很大的壓力。”俞經民說,“而且電動車打不響,品牌就會老去,這對燃油車的銷量也沒有幫助,所以我們背水一戰必須要上。”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目前,ID.3保持每天現金訂單約在500單,提車週期約在3~4周的節奏。ID.3的銷量上揚也被業內認爲是賈健旭到來後打下得第一場“勝仗”。賈健旭說:“ID.3的銷量表現帶動了整個團隊的士氣和信心。甚至現在我們在考慮要不要把工廠開兩班,實現目前產能的翻倍。”

據瞭解,上汽大衆在電動車領域的打法是“錨點一高一低”。其中,“一低”是指ID.3,“一高”是指上汽大衆正在爭取引進的ID. Buzz。“這款車是一款有情懷的車,很適合上汽大衆大部分的用戶。我們計劃先從全進口開始,將這款車引入到ID. Store,後續再考慮是否國產化。這款車的定位和售價都會高一些,其作用是打造品牌形象,把整個ID.家族的品牌立起來。”賈健旭說。

除了推進電動車的銷量之外,上汽大衆也在促進燃油車銷量的提升,其旗下途觀、帕薩特、朗逸等車型在今年都進行了一定的政策優惠。賈健旭認爲,上汽大衆必須要把油車市場裡8%的市場份額牢牢佔住。

而上汽奧迪則是賈健旭到任後抓的第三個重點,在他看來,只有“豪華品牌+電動車”才能推動品牌不斷刷新和向上。爲此,上汽奧迪將在2030年之前推出多款車型。

“效率成爲合資公司最需解決問題”

實際上,在“促油車、穩電車、上奧迪”九字方針的帶動下,上汽大衆的變革已經深入到公司內部的組織架構之中。

今年,上汽大衆打破了管理條線區分,設立了奧迪、MEB、中/大型車、小型/緊湊型車4個車型組和1個電池/動力總成產品線負責人,直接向執管會彙報。

“這樣可以打破傳統條線區分,關注中國消費者需求,與中國消費者共同定義產品;同時提出怎麼減少油車現有產品的投資、延長現有產品的壽命、降低現有產品的成本,以更親民的價格貼近我們的客戶,所有的油車要有電動化轉型目標、要求和實踐解決。”賈健旭說。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但身處後合資時代,上汽大衆更需要思考如何利用合資的優勢在國內智能電動浪潮中突圍。

值得關注的是,在賈健旭看來,上汽大衆的股東雙方在角色和定位調整的過程中,效率成爲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因爲合資公司在決策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中外溝通交流,對研發、產品更新都是挑戰。現在上汽大衆與外方開會時就會把所有要求攤在桌面上,把交流溝通的成本降到最低。

爲此,賈健旭分享了一個直觀的案例。一般來說,上汽大衆經銷商大會和供應商大會的時間都在每年的第一季度,現在上汽大衆將這一時間提前至上一年的12月。“在元旦之前就把新一年要做的事情佈置下去了,整個團隊都清晰知道新一年的目標,不會浪費時間。”賈健旭說。

不過,賈健旭也提出,合資模式仍有很多優勢。“我們中外方屬於競合的關係。獨資的效率很高,但容易犯錯。而上汽大衆合作雙方的每一次‘辯論’,都在磨礪觀點,可以減少犯錯的機率。”在他看來,現在合資車企在中國雖然遇到了一些困難,但現在就唱衰合資品牌還爲時尚早。在未來2~3年的時間窗口期裡,其將與團隊一起打好手中的牌,衝擊中國合資合資主機廠第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