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產品失利後,康寧傑瑞市值縮水近半

5月29日,港交所上市公司康寧傑瑞盤中股價暴跌,最大跌幅達58%。消息面上,康寧傑瑞前晚發佈公告稱,其核心產品KN046-303試驗的總生存期(OS)結果未達到預設的統計學終點。

KN046是康寧傑瑞目前最接近商業化的雙抗產品之一,市場曾對這款產品寄予厚望。

或許正因爲期望過高,自KN046臨牀試驗失敗的消息傳出至今,康寧傑瑞總市值已跌至24.51億港元,較5月27日的市值縮水近半。

“癌王”新藥臨牀失敗

康寧傑瑞是2008年成立的一家創新型生物製藥公司,先後致力於凝血Ⅷ因子等生物類似藥、創新腫瘤藥的研發、生產和商業化,是國內最早做雙特異性抗體平臺的生物藥企之一。公司於2019年12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KN046是康寧傑瑞備受市場期待的明星雙抗產品,其可同時靶向具有明顯結構差異的PD-L1及CTLA-4,清除抑制腫瘤免疫的Treg細胞,可改變腫瘤微環境的定位及減少脫靶毒性。且目前KN046推進臨牀試驗的適應症爲胰腺癌和肺癌,這兩項適應症目前存在着迫切的臨牀需求。

胰腺癌被稱爲癌症之王。劇烈的疼痛和極低的治療獲益是胰腺癌的兩大臨牀特徵,胰腺癌中超過80%都是胰腺導管腺癌(PDAC)。目前胰腺癌的治療方式主要是包括手術、化療、放療以及靶向治療,其中手術是唯一可以治癒的手段。但是80%以上的胰腺癌患者就診時就已經是晚期或轉移狀態,因此大部分患者僅能依靠藥物治療。

胰腺癌在臨牀上仍存在巨大未滿足的需求。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檢測的數據表明,2020年美國PDAC患者5年存活率僅爲10%,超過半數的PDAC患者就診時已經出現轉移,5年存活率更是僅有3%。

中國國家癌症中心2021年統計數據顯示,胰腺癌位居我國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7位,女性第11位,佔惡性腫瘤相關死亡率的第6位。全球估計有51.1萬人被診斷爲患有胰腺癌,在2022年導致約46.7萬人死亡,平均的五年存活率低於10%。在中國,估計有11.9萬人被診斷爲患有胰腺癌,在2022年導致約10.6萬人死亡。

因此,若KN046臨牀成功,於患者,於康寧傑瑞而言都將有重大的意義。

事實上,從去年5月起,康寧傑瑞就已經陸續披露有關KN046Ⅲ期臨牀試驗表現不如人意的消息。2023年5月19日,康寧傑瑞公告稱,KN046用於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Ⅲ期臨牀試驗KN046-301,由於OS(總生存期)未達到統計學顯著性差異,未能成功揭盲。

2023年11月,康寧傑瑞股價大跌,市值縮水至90億港元左右。彼時就有市場傳聞稱,KN046的胰腺癌最新臨牀結果被提前泄露,但公司卻未對此正面迴應。

2024年5月28日,靴子落地,康寧傑瑞公告稱,KN046-303在晚期或轉移性胰腺導管癌(PDAC)的Ⅲ期臨牀試驗中,已達到預設的死亡事件數,總生存期(OS)結果未達到預設的統計學終點。

兩項核心適應症的失敗,幾乎給KN046這款藥物判了死刑。臨牀試驗失敗消息傳出後,康寧傑瑞的市值已縮水近半。

內憂外患

一款創新藥從靶點發現到後期開展臨牀試驗,越到後面資金和時間的投入越大,面臨的風險就越高。這也是爲何臨牀試驗不及預期後,二級市場就會迅速做出反應。於康寧傑瑞而言,失去的不僅是一款核心產品,更是潛在的造血能力。

在研管線方面,目前康寧傑瑞還有KN026(HER2/HER2雙特異性抗體)、JSKN003(HER2雙表位ADC)、JSKN033(JSKN003和KN035的皮下注射複方製劑)、JSKN016(HER3/TROP2雙特異性抗體ADC)等項目在研,其中進展最快的是KN026,相關聯合療法在一線乳腺癌和二線胃癌/胃食管結合部腺癌適應證上已進入到關鍵臨牀。

公司目前僅有一款商業化產品,即恩沃利單抗注射液。作爲全球首個且目前唯一獲批上市的皮下注射PD-L1抗體,恩沃利單抗注射液2023年在中國的銷售額爲6.35億元。這一銷售額顯然不足以覆蓋公司產品研發和商業化的投入。2023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康寧傑瑞實現收入2.19億元,同比增長31.12%,虧損2.11億元。

另從外部環境來看,當前市場競爭激烈,國內佈局雙抗藥物的企業衆多,且已有成功案例。2024年1月15日,康方生物的卡度尼利獲批上市,成爲全球首個靶點PD-1/CTLA-4的雙抗類藥物,用於一線治療不可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腺癌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

齊魯製藥的PD-1/CTLA-4組合抗體,也已經於2023年8月份提交上市申請,首發適應症是非小細胞肺癌。阿斯利康目前正在進行全球Ⅲ期臨牀的PD-1/CTLA-4雙抗,首發適應症也是非小細胞肺癌。

2023年年報數據顯示,康寧傑瑞的研發投入已進行削減,全年研發投入40.75億元,同比下降12.97%。但截至去年末,康寧傑瑞現金儲備僅餘14.07億元。如何支撐後續產品的研發和商業化,於康寧傑瑞而言,依然是一個考驗。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