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隱私訴訟 谷歌允銷燬紀錄
谷歌以「無痕模式」追蹤網路使用狀況,遭使用者集體訴訟求償超過50億美元,谷歌1日同意以銷燬數十億筆資料換取和解。圖爲位於美國加州的谷歌公司總部。(中新社)
科技巨擘Alphabet旗下的谷歌(Google)2020年遭指控擅自在使用者開啓「無痕模式」時追蹤網路使用狀況,遭集體訴訟求償超過50億美元,谷歌1日同意以銷燬數十億筆資料換取和解。
谷歌與代表消費者的原告律師已達成具備法律約束力的和解協議。根據協議,谷歌同意刪除在使用者開啓無痕模式期間所蒐集的數十億筆資料、將第三方Cookie設定在無痕模式時預設爲關閉,也同意移除用於偵測用戶是否開啓無痕模式的程式碼,避免透過系統掌握用戶是否開啓無痕瀏覽。
和解協議已於1日交付加州奧克蘭聯邦地區法院,等待本案法官的批准。這起集體訴訟自2020年開始,涵蓋2016年6月起曾使用「無痕模式」的數百萬名使用者,谷歌因違反聯邦竊聽法和加州隱私法需至少賠償每位用戶5000美元。
谷歌發言人卡斯塔尼達(Jose Castaneda)表示,谷歌至今依然認爲訴訟缺乏詳細依據,但相當樂見能解決爭端。他宣稱,谷歌從未在使用者處於無痕模式時將資料與使用者作出標示,也不曾用於任何形式的個人化,並表示公司非常樂意刪除過往紀錄的資料。
原告宣稱,母公司Alphabet利用Cookie和應用程式不當追蹤將瀏覽器設定爲無痕模式的使用者,讓公司透過瀏覽與搜尋紀錄等輕易掌握使用者偏好、消費習慣、甚至人際往來,把谷歌變成「不負責任的資訊寶庫」
原告律師之一波伊斯(David Boies)於聲明中將這次和解描述爲「要求佔優勢地位的科技公司誠實及負責任的歷史性一步」。
谷歌近年官司纏身,不僅最近面臨聯邦政府提出的壟斷案訴訟,2023年12月才以9300萬美元(約新臺幣30億)和加州當局和解另一起使用者隱私訴訟。加州檢方當時指出,即便使用者關閉「定位追蹤紀錄」功能,谷歌仍然能夠分析定位紀錄並用於投放廣告,和解協議要求谷歌應針對如何處理數據揭露更多資訊。
2022年12月,韓國個人情報保護委員會也對Google和Meta開罰共1000億韓元(約新臺幣24億),並要求兩家業者在收集、利用用戶於其他公司的使用資訊時,明確告知並於事前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