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經開區厚植創新土壤

目前,安徽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合肥經開區”)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裡,一輛搭載碳化硅和扁線電機的一體式電驅ET7汽車緩緩駛出產線,這款電驅是蔚來研發的全球首款集成電驅,搭載高壓平臺,最大電流提升了30%,損耗降低4%至6%。

距此30公里的合肥瑞普康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企業自主研發的天通衛星雙向通話芯片,已應用於華爲、比亞迪等企業的產品。這樣的“自研芯”,在合肥經開區並非少數。

一個個代表前沿科技的專精特新企業在合肥經開區涌現,得益於該區聚力實施的“科技+產業”行動。“通過厚植創新土壤,推動企業在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上實現突破,爲高質量發展帶來巨大紅利,全區新質生產力正在加速發展壯大。”合肥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張露表示。

智改數轉促升級

在製造業技術愈加全球化的競爭背景下,企業的細節突破,不斷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上海保隆汽車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位於合肥經開區的研發生產基地裡,這裡擺放着企業自主研發的汽車空氣懸架系統,它可以根據駕駛環境自動控制車身高度、車身傾斜度和調整減震阻力,從而提升車輛的操控性和舒適性。此前,該系統主要由國外生產,用在很多高端車型上。保隆汽車開發出的這套系統,讓更多企業用上國產智能化系統。

在培育產業的過程中,合肥市政府徵集“揭榜掛帥”重點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需求,合肥經開區制定了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三年攻堅行動方案,爲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研發補助,按照研發費用給予補貼,全力幫助企業與高校科研團隊在重大科研攻關階段取得突破。

“在中小企業‘智改數轉’(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合肥經開區引導、指導企業用好用足合肥市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利用科技服務幫助中小企業開展自動化、數字化診斷,並對企業技改、綠色低碳改造升級等項目給予補貼。”保隆汽車(安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賢勇說。

合肥經開區投資促進局副局長徐慶介紹,合肥經開區已形成涵蓋整車、關鍵零部件、應用場景、配套設施的完整產業鏈,集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超80家,“動力電池系統、新型底盤架構、智能駕駛體系等關鍵核心技術,均取得了突破並實現商業化應用”。

據介紹,合肥經開區以“科技企業雙倍增”行動爲引領,着力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科技領軍企業”的梯次培育機制。該區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從2019年的281家增長至現在的1256家,年均增長45.4%;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迅速,數量由2018年的218家提升至973家,年均增長35.5%;高潛力科技型企業異軍突起,全區已培育出市級獨角獸企業32家、科技領軍企業11家、科技“小巨人”企業5家。

隨着企業研發能力的不斷攀升,合肥經開區支持企業研發的投入也在水漲船高,2023年投入達到百億元,近3年年均增長30.2%。在政策和資金的加持下,該區有15家企業入選安徽省研發投入百強企業,其中4家企業進入安徽省前十強,蔚來、長鑫研發投入居安徽省前兩名。同時,由企業設立的各類研發機構有418家,其中省級及以上研發機構佔比過半,國家級研發機構達到21家。

騰籠換鳥提效益

構築新競爭優勢,才能贏得發展主動權。

不久前,位於合肥經開區的威勝利公司智能化新產線順利投產,這源於合肥經開區全面推進的畝均效益改革。威勝利公司原廠區周邊是醫院、小區,貨物運輸等生產經營存在諸多限制,現退地外遷,與合肥經開區簽訂新廠區投資協議,總投資5億元的新項目很快達產見效,企業走上了規模化發展之路。

“合肥經開區自2016年起就在安徽省率先建立以‘畝均效益’爲核心的企業績效綜合評價制度,通過措施激勵和差異施策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合肥經開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徐向東介紹,圍繞產業轉型升級,開展低效土地、低效企業、低效廠房處置工作,促進企業提質增效及土地集約利用。

收回日立園區土地724畝,引進哈工大機器人集團、龍訊半導體等龍頭企業;引薦海爾盤活濟鋼日力327畝低效用地,建設海爾300萬臺滾筒洗衣機和150萬臺商用空調及海爾產城融合示範基地項目;引薦江淮大衆汽車加快盤活周邊1500畝用地……

在“畝均論英雄”槓桿的撬動下,合肥經開區資源要素重新“洗牌”,“寸土”生“寸金”。自2019年以來,合肥經開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畝均稅收年均增長31.0%,畝均營業收入年均增長27.4%。2023年,合肥經開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畝均產出1483萬元,畝均稅收達45.6萬元。

在騰籠換鳥、升級發展助力下,合肥經開區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加速崛起。集成電路產業依靠龍頭企業的帶動,近3年平均增速爲131%,2023年實現產值138.8億元,已經形成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集設計、製造、封測、材料、裝備於一體的產業基地;新能源汽車產值接連突破500億元、600億元大關,近3年平均增速爲52.2%,集聚了大衆、蔚來、江淮三大品牌,整車產量近20萬輛,佔安徽省近四分之一;依託大健康研究院,合肥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集聚了20個全球頂尖高層次科研團隊,吸引落地了一批創新藥企,由合肥天港免疫藥物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首款新藥已獲美國FDA默示許可開展臨牀試驗。

保駕護航優環境

“產業發展是使命,營商環境是生命”,是合肥經開區始終秉持的工作理念。近年來,該區出臺了一系列貨真價實的政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提高投資吸引力和發展競爭力。

位於合肥經開區的某半導體企業,成立於2020年5月,因擴大產能及戰略佈局需要,該企業每年資金需求都在3000萬元以上,但受營收不足限制,難以滿足銀行現有授信標準。合肥經開區瞭解到該公司資金需求後,聯合金融研究機構,及時研判企業需求合理性,並根據需求特徵爲其精準對接地方金融組織,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缺口。

合肥經開區全面推動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聚合金融服務資源,統籌“園區+金融機構+擔保公司”力量,建成合肥市首批科創金融工作站,通過舉辦科創金融對接會、金融機構總部科創座談會以及走進上交所等活動,推動科創金融要素正向互動。同時,創新推出“星火貸”“投聯貸”等科創金融產品,2023年各類財政金融產品累計放款約150億元。該區還搭建了多層次融資體系,形成以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產業投資基金爲代表的“基金叢林”,全區已設立、參股及引進基金55只,基金總規模達1553億元。

在合肥經開區,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備案等事項實現“1個工作日”在線辦結。大衆安徽整車製造基地(一期)從正式開工建設到首款車型預批量車下線,歷時僅18個月,建設速度打破了大衆集團全球紀錄。

“公司自籌備上市以來,稅務部門有問必答、有惑必解,積極予以政策指導,幫助我們打響了2024年合肥企業上市‘第一槍’。”合肥雪祺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徐園生說。今年1月11日,創立於合肥經開區的雪祺電氣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交易,這家主要從事冰箱和商用展示櫃研發、生產和製造的企業正重整行裝,昂首揚帆駛入資本市場“新藍海”。

據介紹,合肥經開區根據稅收規模、產業結構等要素,爲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配套提供“稅務管家團隊”,稅務專員隨時待命,提供靶向服務、精準服務、管家服務,實現“企業一吹哨,服務馬上到”。

爲了讓企業“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好”,合肥經開區還在城市生活配套和環境國際化上下功夫,現代街區、高端商圈拔地而起,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國際社區紛至沓來,讓聚集在這裡的各類產業人才生活更舒心。

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培育企業創新發展的土壤,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傳統產業升級齊頭並進,讓合肥經開區的高質量發展步伐越發穩健有力。截至目前,合肥經開區已擁有國家級綠色工廠8家、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5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05家。此外,合肥經開區先後有4家企業入列“全球燈塔工廠”,建成10個省級智能工廠、37個省級數字化車間。在2023年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覈評價中,合肥經開區蟬聯全國第六位,居長三角地區第三位,連續3年位居全國前十行列。 (經濟日報記者 樑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