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921地震失依兒少一同哭泣 兒盟社工謹守陪伴20年承諾
921大地震發生已經20週年,有一羣志工在當時立下承諾,要照顧在這場災難中失去雙親的孩子20年,他們是兒福聯盟的家庭重建中心。從事件最初參與重建專案的兒盟社工施靜芳分享,失依孩子有時就是一個「希望爸爸媽媽回來」的情緒涌上,他們陪伴並鼓勵孩子把心情說出來,有時也會一起大哭。現在約定期滿中心會走向轉型,但只要這些孩子需要,他們一定都在。
造成2,000多人死亡的921地震迄今屆滿20年,在這場災難中,有134名未滿18歲且面臨雙親亡故的失依兒,兒童福利聯盟同年底在臺中成立「家庭重建中心」,承諾陪伴照顧這羣失依兒少20年,提供專業訪視輔導及家庭所需服務。
施靜芳是臺中人,原本在兒福聯盟臺北的辦公室工作,地震發生後先是回家探視狀況,之後展開中區支援,就這樣投入重建中心至今整整20年。
施靜芳回想,當時在緊急收容中心許多家長也處於驚慌、忙碌狀態,無暇處理孩子的恐懼情緒,兒盟則開始做孩子的情緒支持,使用「我的畫冊」讓孩子透過繪畫表達情緒,也在活動中帶領讓孩子知道不是隻有自己有這樣的感覺,梳理情感。另一方面,地震後有許多孩子成爲單親或者父母雙亡,兒盟和家扶等單位分工,開始長期關心父母雙亡的失依兒。
最初展開的重建工作其實是從法令修訂開始。施靜芳指出,實務中發現當年失依兒少的法定監護人順序是依照民法繼承順位,但這些親人不一定和孩子熟悉,未必符合孩子們的最佳利益,後來成功爭取在尊重失依兒少和親屬的意願下,孩子可由直系血親以外的親屬扶養,打破扶養順位,也更符合兒少最佳利益。
▲兒盟社工投入重建服務工作。
之後社工開始到失依兒的第一現場,卻出現很大沖擊。施靜芳說,像她自己也沒有喪親經驗,有些孩子或許會哭哭啼啼,也有些充滿防備心。她只能一直告訴自己,孩子是因爲之前的經驗而不是因爲自己,試着去理解、包容那些理所當然的情緒。
幸好也有一些孩子會因爲自己的到來而感到開心,表達感謝,讓她們得以取得情緒上的平衡。此外,有些孩子到扶養家庭會出現摩擦與不適應,此時社工也需要扮演家庭與孩子之間的橋樑,促進雙方互相理解。
▲兒福聯盟社工施靜芳與921地震失依兒小靜、阿騫互相擁抱。
令施靜芳印象深刻的是,某年母親節她正在爲自己的母親慶祝,卻接到一個她服務的孩子來電,公用電話另一頭泣不成聲,加上零錢咚咚掉落,花了好陣子才辨識出來。
原來這個孩子的扶養家庭也在慶祝母親節,但是孩子認爲這不是親生媽媽的母親節,感到相當的難過。施靜芳先給予安撫,晚上也立刻去找孩子,孩子知道現在的家人也陪伴在他身邊,但就是會有這種情緒,一個無可奈何的情況,施靜芳讓他把想說的話都訴說出來,後來兩人哭成一團。
施靜芳說,在這一段時間的累積後他們發現情緒抒解的重要性,我們從小多被教導情緒壓抑,哭泣還會被當成不好的情緒,然而所有的情緒都是由事件引發,是自然的,應該要了解如何承接和因應,之後再遭遇失落、難過的時候,纔有辦法照顧自己,也有力量可以幫助別人。
兒盟也因此在六年前投入校園展開生命教育課程,有時也讓失依孩子來到教室與其他小朋友分享經歷,有真人現身說法這樣直接的示範,更讓孩子瞭解痛苦沒有錯,重要的是如何努力面對情緒,走出來。
施靜芳說,她一直認爲當社工是很有價值與意義的事情,不僅是可以幫忙別人,在和不同服務對象接觸的同時,他們的生命故事讓自己成長,可以說是雙方互相與對方學習,一起長出力量。她從不後悔20年前的決定。
▲投入921失依兒家庭重建照顧工作20年的兒盟社工施靜芳。
兒盟約定的20年陪伴時間即將屆滿,這羣孩子現年平均30歲,根據一份最新調查顯示,他們7成進入就業市場,當中近7成平均每月收入高於3萬,近半步入家庭,近7成表示非常滿意或滿意現在生活。
施靜芳說,後續家庭重建中心會開始轉型,把工作重點放在預防、生命教育工作,至於和失依孩子的關係也會改變,以前社工會主動去幫忙,現在則從主動化爲被動,當孩子有需要時,他們一直都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