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了的關節痛與扭傷 恐是不正常血管在作怪

有些關節受傷的患者會有傷處外觀已復原、但患部還持續疼痛的困擾。

45歲的黃小姐因跌倒導致右肩膀與腳踝受傷,即使黃小姐在受傷的第一時間已配合中西醫的建議積極治療,但看似痊癒的受傷部位仍隱隱作痛。強烈的疼痛感,使黃小姐無法使用右手牽孩子走路、步行更是走沒幾步就得坐下來休息。所幸她陸續在去年跟今年於三總的整合疼痛治療中心,進行創新的導管微創治療,從根本消除不正常的血管,方能重啓正常生活。

●抓出持續疼痛根源 方能對症下藥

「X光跟超音波檢查看起來都好了,爲何還持續疼痛?」這是很多患者的疑惑,長期鑽研「骨骼肌肉影像」的三軍總醫院放射診斷科暨整合疼痛治療中心許一智醫師解釋,各類外傷、職業傷害跟運動傷害,在疼痛處會呈現紅腫狀態,這是因爲體內會自然地增生血管協助發炎組織復原,然而當組織逐漸修復完成,這些增生的異常血管卻沒有隨之消失,持續提供周遭裸露的細小神經養分,這可能就是在看似完好、也無腫脹的情況下,仍讓患者不斷疼痛的原因。

●導管微創治療 從根本解決消除疼痛根源

導管微創治療是從根本治療頑固性疼痛的創新療法,手術過程是從鼠蹊部、手部或足部,將動脈導管的出口放置到疼痛部位周圍,再將細如髮絲的導管深入病竈處的微血管施打顯影劑,當發現不正常的血管增生後,再施打栓塞藥劑,抑制不正常的血管增生,達到減緩疼痛的效果。

許一智表示,要判斷是否爲不正常的血管在作怪,得在手術過程中方能確認,因此前期普遍會先爲患者進行局部針劑治療,這一步可提前確定患者的疼痛位置,同時若在局部施打針劑有效,後續導管微創治療的有效機率相對提高,爭取機會讓患者在術後一勞永逸,不再受疼痛干擾。

●醫師:術後恐有暫時性的瘀血與疼痛

在門診中,上肢常見的傷害爲肩關節、五十肩、網球肘,下肢則是腳踝、膝關節疼痛。手術時間大約爲1-2小時,上肢通常能在門診時間完成,下肢由於傷口較大,需另外安排住院檢查與術後觀察。許一智也提醒,由於是動脈穿刺,因此穿刺部位可能會有瘀青跟血塊,治療部位也會有紅斑跟暫時性的肌肉疼痛,平均1個月內會逐漸消除,不須過於擔憂。

文章來源:本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