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國人習慣忍痛!藥師曝最常見「3大痛」:不管恐增心血管風險
▲頭痛是國人常見的疼痛原因之一。(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積極緩解「疼痛」看似簡單,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根據統計,有高達九成八的國人習慣忍痛。藥師提醒,持續放任疼痛不管,可能形成身心的負向循環,據美國研究,持續疼痛將使中樞敏感化,導致疼痛感覺增強,會增加罹患呼吸系統、心血管併發問題的風險。
臺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尹岱智引述最新疼痛認知行爲調查,五成18歲以上國人曾每週出現一次以上疼痛 ,換算相當於987萬人受疼痛影響 ,但卻有高達九成八國人卻習慣忍痛。
尹岱智進一步指出,疼痛認知行爲調查也顯示,疼痛的感受和忍痛原因各年齡間也大不相同,35~54歲的壯年族羣相較其他族羣更會覺察自己的疼痛 ,且平常感受到疼痛程度的平均分數也高於其他族羣;另本次調查也發現,臺灣羣衆愈年輕愈不主動與別人傾訴自己的疼痛,年紀越大反而更能表達自己的疼痛狀況。
▲ 藥師公會呼籲重視疼痛。(圖/記者趙於婷攝)
而進一步探究疼痛矛盾的現況顯現,有九成的民衆表示曾因疼痛影響工作與社交 ,但卻以「疼痛忍耐一下子就過了」而不處理爲大宗。對此,藥師公會發言人王明媛藥師也分享,平時至藥局諮詢「疼痛問題」的民衆當中,大部分都是已忍痛許久才尋求協助,數據顯示,國人最常面臨的疼痛前三名分別爲肌肉痠痛、頭痛和關節疼痛。
針對疼痛發生原因,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許有杉表示,高工時、高壓環境可能是加劇因素之一,研究指出長期壓力將會改變中樞神經系統的反應,增加疼痛的敏感性,但其實面對疼痛要把握黃金一小時,若沒有即時緩解,可能讓身體疼痛敏感度增加,越忍越痛。
在用藥方面,目前市售止痛藥皆經衛福部覈准,按照仿單使用都是安全的,並不容易出現成癮問題。王明媛建議,可以選用含對胃腸刺激性較小、溫和不傷胃成分的止痛藥,而外用止痛藥常見的劑型有包括藥布、藥膏、凝膠和噴劑等,選用含消炎止痛成分的產品,可以緩解各種身體部位的痠痛,如肌肉、關節和肩頸等,民衆都可諮詢專業藥師,視需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