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臺高鐵:鐵路投融資改革的亮麗名片
來源:經濟日報
75年滄桑鉅變,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中國鐵路發展日新月異,書寫了中國式現代化壯闊征程中的絢麗篇章。在民營經濟活躍的浙江,有着一條因鐵路投融資改革而誕生的高鐵項目——中國首條民營控股高速鐵路“杭臺高鐵(杭紹臺鐵路)”。
杭臺高鐵項目總投資約450億元,設計時速350公里,全長266.9公里,設杭州東、紹興北等9座車站,是貫通杭州都市區與溫臺沿海城市羣的一條快捷通道。線路開通運營兩年多來,客流增勢明顯,累計客流已近4000萬人次。
時間倒回到2017年9月1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與復星集團牽頭的民營聯合體成功簽約,我國首條民營控股高鐵正式落地,民營資本佔股51%,實現了鐵路改革發展歷程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突破。
鐵路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設施,建設週期長、投入資金大。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鐵路快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鐵路建設資金以政府投資和鐵路系統自身融資爲主,難以滿足大規模建設需求。
杭紹臺鐵路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吳培榮表示,創新投融資機制,把大量的社會資本吸收進來,使鐵路建設資金來源多元化,能夠推動鐵路建設穩步向前發展。杭臺高鐵是一條因改革而生、爲改革破局的先行先試之路,不僅在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方面進行了嘗試和創新,在項目推進中也進行了大量探索和實踐。
吳培榮回憶道,在項目推進中,遇到了之前國有資本控股時遇不到的新問題,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各方打破常規,不斷摸索,持續磨合,最終蹚出鐵路建設的“杭臺模式”。
吳培榮介紹說,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各方共同對原有機制做出創新和突破,解決了系列難題。比如,浙江省相關部門明確杭紹臺鐵路與政府投資鐵路項目實行同等政策,將相關經驗列入《支持民營企業參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指導性文件,對今後民資參投重大基建項目有着重要的示範作用。
杭臺高鐵途經浙江省中東部山地丘陵地帶,橋隧工點多、特殊橋跨多、長大隧道多、橋隧比高,工程建造難度大。吳培榮告訴記者,項目團隊及各參建單位組織科研攻關,創新施工工藝,高效推進工程建設,歷經1400多個日夜的持續奮戰,啃下一個又一個硬骨頭,保證了2022年1月按期高質量建成通車。
工程建設中,位於台州椒江出海口的椒江特大橋曾創下我國多項高鐵建設施工紀錄。建設者們克服椒江水文情況複雜、潮汐往復、流速差大、河底淤泥深厚等困難,取得重大工程技術突破,創造了主墩鑽孔樁143米的當時國內高鐵建設施工紀錄。建設中還開創了硅藻土地層建設鐵路的先河,有關技術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此外,杭臺高鐵近百項成果申請了專利,並榮獲有着工程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迪克(FIDIC)全球工程項目特別認可獎,入選國家水土保持示範工程。
杭臺高鐵的正式開通直接惠及紹興、台州地區近千萬人口,結束了嵊州、新昌、天台不通鐵路的歷史。由於與“浙東唐詩之路”文旅帶高度契合,杭臺高鐵還被譽爲“詩路高鐵”,一路串聯了魯迅故里、天台山、台州府城等6個5A級旅遊景區,以及30多個4A級旅遊景區,實現了交旅融合發展。
“杭臺高鐵將天台旅遊市場半徑從500公里擴大到1000公里”。天台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蔣朝永深有感觸,來天台旅遊的人,三分之一是乘坐杭臺高鐵而來。同時,杭臺高鐵還進一步增強了地區對人才的吸引力,提升了人才的留存率,增加了商務往來的機會。
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初步統計,杭臺高鐵對紹興和台州沿線旅遊業發展的貢獻率在4%左右,對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在2%左右,將改革的創新成果切實惠及到沿線區域。同時,杭臺高鐵的成功範例,對於鼓勵和擴大社會資本參與鐵路建設投資、拓寬鐵路投融資渠道具有重要示範意義,成爲我國鐵路改革創新路上的一張亮麗名片。(經濟日報記者 李 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