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崩潰!改「日韓時區」連署通過網嗨翻…專家打臉
▲如果更改時區,將對航空業造成不小的影響。(圖/記者林世文攝)
有民衆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提議將臺灣時區由目前的GMT+8提前至GMT+9,變成與日本、南韓相同,藉此體現臺灣與中國互不從屬。但專家認爲,時區調整勢必影響各行各業,若對臺灣沒有幫助,實施意義不大。
提議者指出,臺灣過去曾屬於GMT+9(東九區)時區,且與臺灣類似經度的南韓也屬於GMT+9時區,由GMT+8(東八區)改爲GMT+9,不僅可以象徵性脫離大陸的從屬,讓到臺灣的各國旅客意識到臺灣與大陸互不相從屬。另外,臺灣所處的地區如果時區提前1小時,在冬季下班時間不會這麼暗,夏季也可充分利用陽光。
議題發酵後,網友紛紛大讚「不管是從日光節約或是國家概念來看,都是一個好點子」、「時間的更新,可有效利用晝夜的長短變化,進而提升工作效率」,但也有民衆認爲,下班的時候雖然天還是亮的,但一天就是24小時,幾點上班、幾點下班,其實沒什麼太大改變,因爲改了生理時鐘,工作一樣9小時。
▲網友提案將臺灣時區從GMT+8改爲GMT+9,短短不到兩天連署通過。(圖/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
對此,中央氣象局天文站主任鄭俊嶽表示,最初時區制訂是參考農業社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今臺灣是已開發國家,務農族羣不多,調整時區對氣象、天文運作方面雖沒影響,但勢必影響到各行各業,像是金融、航空業等,牽涉極廣,所以政府應跨部會討論,優先考量此舉助益,否則在無實質幫助的情況下,意義不大。
交通部民航局空運組長韓振華接受「中央社」採訪時指出,如果更改時區,雖然飛行時間仍舊不變,但航空公司及機場必須更改全部的班表、訂位系統及銷售系統,成本可觀,而且不只國籍航空公司要改,屆時所有飛臺灣的國外航空公司也要跟着改,連合作的旅行社、飯店也一樣。
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發言人李建國表示,更改時區勢必對旅客造成混亂,因爲原先與臺灣相同或不同的時區可能出現轉變,導致歐美等長程航線習慣計算的時差也跟着改變,在航班轉接上將產生很大的困擾。
▲中華民國成立時,曾採取的「五時區制」,直到1949年才廢止。(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事實上,中華民國成立時,曾採「五時區制」,將全國由東向西分爲5個時區,並分別命名爲長白、中原、隴蜀、新藏及崑崙。其中,「中原標準時區」比格林威治標準時間快8小時(GMT+8),直到1945年臺灣才被劃入中原時區。
不過,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爲求統一,因此放棄國民政府的「五時區制」,爲整個中國定立了統一的GMT+8時區,稱爲北京時間(或稱作中國標準時間)。特別的是,「北京時間」並不是在北京確定的,而是由位於陝西臨潼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原子鐘確定的。
▲臺灣和日韓不同時區,相差一小時。(圖/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
至於臺灣,自1895年被日本統治後,便一直採用日本標準時的「西部標準時」,與中原時區一樣是(GMT+8)。直到1937年10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才被要求撥快1小時,跟隨日本標準時間(GMT+9)。
二次大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臺灣開始改採「中原時間」。當時臺灣當局還曾在夏季實施「日光節約時間」,但因民衆反應不佳,最終在1980年取消。
2000年,臺灣完成第一次政黨輪替,陳水扁政府正式上臺執政,由於「中原標準時間」名稱隱含「中國中心主義」,因此越來越少被使用,開始多以「臺灣時間」或不帶政治、地域色彩的「現在時間」,或是「國家標準時間」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