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亞投資:亞洲債券是具抗跌力的資產類別 長期持有是制勝關鍵

智通財經APP獲悉,瀚亞投資研究指出,根據亞洲債券及亞洲股票年回報率,2008年及2022年是表現明顯異常的年份。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及2022年美聯儲大幅加息導致債券及股票遭拋售期間,債券及股票均錄得歷史性虧損。除了這些年份外,絕大部分回報均位於左上及右上象限,意味着亞洲債券是抗跌力較強的資產類別,即使面對股市波動亦能提供穩定回報。因此,長期持有對於亞洲債券尤其重要。

瀚亞新加坡固定收益主管Danny Tan指出,隨着退休儲蓄規模增長,市場深度及流動性將會改善,這對亞洲債券市場進一步增長至關重要。與此同時,投資者的寬度亦有所擴大;由於對債券工具的興趣及知識日增,加上網上投資平臺的出現,零售債券投資者的便利性得到改善。

另一個正在增長的領域是可持續債券融資。近年,隨着亞洲國家採用領先的國際分類標準並實施有助於界定可持續活動的框架,發行人及投資者均積極推動此投資主題。這些債券的發行人來自尋求轉型至低碳經濟的高碳排放行業。

2023年後,亞洲美元債券市場迅速增長,發行人相對多元化並遍佈亞洲各地,直至2010年中國開始成爲主要發行國家。

截至2023年12月底,亞洲當地貨幣債券市場的規模達25.2萬億美元,年增長率高於美國及歐洲;亞洲當地貨幣債券市場的規模約爲美國的67%及歐洲的117%。就規模(未償還當地貨幣債券)而言,中國、日本及韓國是最大的三個市場。中國的市場比例最高,達58%。

與美國債券相比,亞洲債券亦展現出以遠遠較低的波幅提供更高回報的卓越能力。相對於美元及歐元等某些硬貨幣的利率,亞洲當地貨幣的利率在當前環境下的波幅較低。因此,亞洲政府及企業越來越普遍使用亞洲貨幣債券,以發揮亞洲利率波幅低的優勢。Danny表示,亞洲當地貨幣市場的特點是由利率及外匯驅動,而不是由信貸驅動。

受惠於過去十年的經濟改革以及發行人信息的質素不斷提高,亞洲固定收益投資的吸引力與日俱增。亞洲以外的投資者亦更深入瞭解亞洲市場,並且更樂意考慮投資亞洲,包括亞洲的當地貨幣債券。投資者亦轉向亞洲債券市場,以尋求更高及更優質的收益。

亞洲在分散投資的角度上亦具吸引力,因爲各個亞洲市場爲投資者提供不同的投資機會。例如,馬來西亞擁有全球最多元化、規模最大、獨特且成熟的伊斯蘭債券(sukuk)市場。瀚亞馬來西亞固定收益主管Choong Kuan Lum, 指出,馬來西亞的未償還伊斯蘭債券比例爲全球最高(約40%),其次是沙特阿拉伯、印尼、阿聯酋及土耳其。

瀚亞新加坡投資組合經理Wai Mei Leong表示,隨着日本及澳洲發行人在美元債券市場發行更多債券,藉此吸引以新加坡及香港爲基地並專注亞洲市場的主要投資者,預計進一步分散投資的早期跡象已經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