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被處死時,蕭何看着韓信的屍體,說了什麼話
中國的歷史上出現過很多的朝代並立的時候,分裂得久了就會迎來統一,這可以說是我國曆史上非常自然的現象。
從秦朝建立之後,之後的朝代幾乎都是仿照着秦朝的制度,在這些制度中完全沒有改變的一條就是對皇權的擁立。
劉邦誅殺韓信的過程
在劉邦成功奪得天下,成爲皇帝之後,就把韓信封爲了楚王,我們也都清楚,韓信最先是投靠在項羽的門下,所以他跟鍾離是熟識的。
項羽戰敗之後,鍾離昧就前來投奔韓信,但是劉邦卻因爲之前跟鍾離昧給自己造成了嚴重的打擊所以心懷記恨,知道鍾離昧前來投奔便直接下令讓韓信捉拿鍾離昧。
本來之前就有人在背後告韓信的黑狀,跟劉邦說韓信想要起兵造反,兩個人之間的信任有了裂縫,劉邦這個人是寧可錯殺一百絕不放過一次,所以他找理由說要去遊覽一番,讓韓信等待接駕。
其實韓信知道劉邦這次的來意,但是他理直氣壯覺得自己並沒有任何想要謀反的心思,所以想要去找劉邦解釋清楚,又怕劉邦不會給他解釋的機會。
韓信還是固執地去見了劉邦,不過他當場被生擒,其實劉邦之所以要對韓信下手,並不單單是因爲他收留鍾離昧。
而是因爲韓信當時手中握着兵權,聲望又高,有不少的人都選擇要來投奔韓信,這對劉邦的威脅是不言而喻,而韓信對自己的結果也是有所預料的,所以他對着劉邦喊出了那句:“天下以定,我固當烹”從這句話也看出了韓信是知道自己會有這麼一天的。
但是他的心裡還是有滿滿的悲涼和不甘,畢竟自己什麼造反的事情都沒有做,卻落得一個跟已經起兵造反的叛徒一樣的下場。
韓信爲什麼會死
曾經的韓信是劉邦手下的一個大功臣,爲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威名遠揚。
對於劉邦這種忘恩負義的行爲,韓信也是心有不甘,只是劉邦對他有恩,他不能忘記劉邦的恩情。
只是現在自己被貶職,那證明離處死也不遠了,或許是爲了自保,劉邦的心裡發生了不一樣的變化。
在陳豨向韓信告別的時候,韓信偷偷的在話裡話外告訴陳豨以後他也會被劉邦懷疑的。果然後來陳豨真的起兵造反,劉邦立即親自帶兵平叛,當時韓信對外宣稱自己生病所以沒有辦法跟隨皇上出征,其實他是想要在京城做陳豨的內應。
他偷偷的到把監獄裡的囚犯釋放,想要和這些人一起去宮裡先控制住呂后和太子,以此要挾劉邦,誰知他這個計劃被一個之前因爲的罪過韓信而關到監牢的僕人泄露出來。
呂后知道了急忙找來蕭何商量對策,蕭何雖然打仗不如韓信,但是謀略和城府絕對在韓信之上。
本來呂后是想要直接把韓信殺掉的,但是蕭何覺得不合適,他讓呂后跟韓信說劉邦大勝陳豨,得勝歸來了。
爲了一同慶祝分享喜悅,所以便邀請羣臣一起入宮慶賀,韓信聽到這個消息一定不敢強行起兵造反,所以肯定會進宮參加宴會。
本來韓信是半信半疑不肯去的,但是蕭何前來勸他,韓信覺得蕭何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是自己的知己,所以對蕭何的話他沒有任何懷疑,畢竟當年自己得不到重用想要離開劉邦的時候,是蕭何知道後連夜騎馬把他追回來,並舉薦給劉邦才得以重用大展抱負。
但是韓信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對蕭何的信任也成了害死自己的一把利刃,當他一進宮,就被士兵團團圍住,雖然自己常年征戰沙場,功夫了得,但是奈何對方人數太多,最終捆綁起來在長樂宮殺害。
韓信死後,蕭何看着他的屍體,緩緩地說出自己的心裡話,原來從蕭何的心中覺得,自己算計殺害韓信是爲了不辜負天下蒼生。
因爲從蕭何看來,韓信是要起兵謀反的,剛剛安定的天下又要再次經歷戰火紛飛,爲了百姓蒼生他只能出謀劃策,爲劉邦解決困擾。
但事實上,韓信的反叛完全是因爲劉邦的過分之舉,在自己沒有任何造反心思的時候劉邦就想要了自己的性命,這些原因老謀深算的蕭何怎麼會不知道呢。
他說這些話只是向同樣在當場的呂后證明自己是忠心耿耿的,必定不會像韓信一樣有起兵的舉動,另一方面也是對自己心裡的一個安慰,畢竟韓信是自己舉薦的,自己最清楚他的才能,這樣一個人才落得這樣的下場實在是可惜。
這件事也是蕭何一生的污點,他一開始舉薦韓信,成就了韓信一生的豐功偉績,後來算計殺了韓信,保住了劉邦的江山。
君臣之間只能一同奮鬥,一同吃苦,卻不能一同享福,一同觀看這大好江山,這也算是一條不必言明的規矩吧。
蕭何也正是看清了這一點,知道之前的功臣都得變成之後的反臣,所以在晚年的時候他才做出許多看似貪污腐敗實則爲了自保的行爲,這也可以說是封建社會最大的悲哀吧。
參考文獻:《史記》《韓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