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小內向,遇事只會躲怎麼辦?別教他硬剛,以柔克剛才厲害!
孩子和同伴起了衝突,只知道退縮、逃避怎麼辦?
作爲一名家庭教育指導師,以及一個內向男孩的媽媽,我特別想和大家聊聊我自己觀念上的轉變,以及與衆不同的處理方法。
以前,看到孩子和同伴發生爭執,比如都想先玩滑滑梯,都想玩同一個玩具的時候,我也和大家一樣,希望自己的孩子至少不要吃虧。
是的,我接受的教育告訴我,要教育孩子謙虛、大度。
但作爲一個媽媽,我不希望孩子處處忍讓,總是充當“老好人”的角色。
畢竟我小時候就是那種很硬的柿子,別看我平時脾氣很好,但誰都別想欺負我,佔我便宜。
可是有了小樣後,我漸漸發現,他的性格一點也不像我。他內向、靦腆,甚至還有一點軟弱。
去遊樂場玩的時候,明明是他在玩搖搖馬,可只要有霸道的小朋友過來,他就會主動走開,一點都不爲自己爭取什麼。
一開始看到孩子這樣,我是既心疼,又氣憤,特別想幫孩子出頭,教育那些不懂得規則的熊孩子。
但我知道自己越強勢,孩子就會越軟弱,所以我忍住了。
只是告訴小樣,下次遇到這樣的事,要勇敢地和對方溝通,告訴他們是你先玩的,讓他們等一等。
可是後來,我發現這樣的教育沒有一丁點效果。
小樣還是盡力避免衝突,只要有強勢的小朋友來,他就馬上躲開。
那段時間,我一直在學習兒童心理學,在努力尋求能夠幫助孩子變勇敢的方法。
然而,我學到的知識卻告訴我:
避免衝突,遠離危險,本身就是孩子保護自己、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沒有什麼不對。
確實,和那種勇敢、衝動、做事不計後果的孩子比起來,小樣的做法更謹慎,更能夠規避風險。
如果他覺得自己沒辦法說服對方,比起可能會發生的肢體衝突,這樣處理未嘗不是一種明智的做法。
再後來,我看了一些關於內向孩子的書,我再次發現,原來我一點都不瞭解我的孩子。
心理學家認爲,內向不是缺點,而是一種特點。
就像世界上有男人,也有女人一樣,我們身邊既有外向的孩子,也有內向的孩子。
他們沒有好壞、優劣之分,只是不同而已。
內向孩子也有屬於他自己的優點,比如遇到衝突時,他們會以智取勝,而不是衝動行事。
我們之所以替內向孩子擔心、焦慮,是因爲我們想把它變成外向的孩子,讓他做外向者擅長的事。
這就像要求獵豹和海豚比游泳一樣,是不公平的。
而且相比外向孩子,內向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因爲他們心思更細膩、更敏感,很容易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態度。
同時,他們也比外向的孩子更易受到父母的批評和指責。
明明是玻璃,我們卻總想通過命令、敲打讓孩子變得堅硬,結果只會讓孩子碎得更徹底。
當然,內向的孩子也需要學習如何面對衝突,如何更有效地解決問題。
這一點外向的孩子同樣需要學習。
但只有我們做父母的先從心底接納孩子,接受他就是內向的、含蓄的,永遠也不會變得非常外向,孩子纔會自信,纔會有面對一切的勇氣。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教孩子如何去表達自己的需求,如何用適合自己的方式解決衝突,纔有可能真正幫到孩子。
比如:
千萬不要簡單粗暴地教孩子要勇敢,要大聲,要打回去。如果內向的孩子能夠輕鬆做到這些,他就不內向了。
正是因爲這些硬剛的行爲他做不出來,我們纔要引導他用迂迴的、更適合他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誰說面對衝突時,只有硬碰硬這一種做法?
誰說外向的孩子才勇敢,內向的孩子就膽小、懦弱的?
接受孩子的不同,幫助他發現自己的與衆不同,內向的孩子一樣能活得很好,長大一樣能有大出息,你說對不?
你家孩子也是內向型嗎?你會怎麼教育他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