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門總讓抱,不抱就躺地上鬧,怎麼辦?

點擊上方 ▲ 關注「歐茜醫生」瞭解更多育兒知識

帶孩子出去遛彎,娃走幾步就不樂意走了,那尊貴的雙腿怎麼勸就是邁不開步,非要像個樹袋熊一樣賴在父母身上。

不抱吧,他就這麼跟你僵持在原地,鬧急眼了就一屁墩坐地上不走了...抱吧,自己又累得不行,負重訓練真的是遭不住...

孩子是偷懶?還是沒事找事?家長實在頭疼。

其實啊,家長要想在外不被孩子“拿捏”,還是需要一些小技巧的,「搞清楚娃的小腦袋瓜裡在想些啥」是首要任務。

孩子爲啥這樣?

①我好累,走不動了/我不舒服,不想走了

雖說娃看起來電量滿滿,但腿總歸是短大人一截,體力也是有限的。有時候孩子不是偷懶,而是真的累了。當家長走得太快,孩子跟不上步伐時,也會放棄追趕,選擇直接“搭車”。

除了體力不足以外,還有些其他的客觀原因,比如穿太多熱出汗了、鞋子不合腳、渴了餓了。

孩子在過了一歲半以後,絕大多數都能掌握獨立行走,但活動強度可能不及大人。出門,尤其是出遠門時,孩子喊累要求爸媽抱這種情況是可預見的。帶低齡娃出去玩時,還是把嬰兒車推上更方便些,吃的喝的都備上點兒,娃不想走了纏着要抱時,也可以就地歇一會兒補充點體力。另外,現在天也熱了,出門給娃穿輕薄一點兒更方便活動。

②我沒有安全感,需要抱抱

我們代入孩子視角,就能輕易理解這一點。小矮人進入大人國的世界,滿眼都是大長腿,尤其是去到人多、環境陌生的地方,感到壓迫和不安再正常不過。

孩子缺乏安全感,自然是要求助和他具備強依戀關係的你,如果娃是“i娃”,黏人表現會更明顯些。給娃提供滿滿安全感的不僅是身體接觸,隨着身高上去了,視角擡高了,視線開闊了,娃的不安也會減少。

當孩子因爲缺乏安全感求抱抱時,家長抱一會兒也無妨,若是實在是累了,也應該耐心安撫孩子,跟他說媽媽抱不動了,牽着媽媽的手走好不好。(在外牽好孩子,不僅是爲了給予孩子安全感,更是爲了保證出行安全)

不管是牽、抱還是言語安撫,重點是要給予孩子迴應。有些家長可能會以爲孩子在沒事找事,吼罵責備孩子,甚至用“媽媽不要你了”來威脅孩子,需求得不到迴應,孩子可能會用更激進的行爲進一步嘗試獲得父母的關注,比如滿地撒潑打滾,大哭大鬧...娃的安全感崩了,家長的心態也繃不住了。

③走路好無聊,我不想走了

有時候孩子不想走路,也不是累,而是太乏味太無聊。孩子和大人的興趣點不一樣,比如逛公園的時候,家長可能會感到放鬆舒心,但娃可能在想“路好長啊,怎麼還沒走到好玩的地方”。

沒有動力走下去,那家長就幫孩子找找動力:

給孩子穿走起來能“嘎吱嘎吱”響的小鞋子;

買個小風車拿手裡;

領着唱兒歌,跟着兒歌節奏一步一步走;

玩“走格子,不踩線”的小遊戲;

給個目標地,比比誰先到;

不停和娃聊天,聊他喜歡的話題,或者聊聊路邊有趣的事物。

總之,家長可以開開腦洞,想辦法讓孩子的走路體驗更有趣。

④我就是偷懶耍賴

孩子不想走路求抱抱,大多數都是因爲累、沒有安全感、覺得沒意思,偷懶耍賴的佔少數,畢竟如果娃不累不無聊,更常見的是撒手沒,而不是硬要賴在家長身上。

那娃就是偷懶耍賴呢?想玩又不想自己走,要抱着,還要指揮你去那看看去這看看。

這時建議:走孩子的路,讓孩子無路可走,找個風水寶地歇會,喝點水聊會天,不想走咱就不走了。跟孩子說明“現在你是大孩子了,要自己走,不能總讓媽媽抱”“你長大了,太重了,媽媽抱着走很累,抱不動”。

如果孩子是“慣犯”,在出門前也可以跟孩子約定好,要自己走,不能總讓媽媽抱。同時也可以用上一部分給出的小技巧幫孩子找點走路樂子。

可以不抱但別丟下孩子一個人

總之,很多時候家長眼裡的「孩子沒事找事」,背後都有各式各樣的緣由,識別孩子的需求,搞清楚他爲啥這樣,應對起來就容易很多。累了就歇一會兒、嫌爸媽走太快了就放慢腳步等等他、沒有安全感就抱一會,安撫一下牽着他、太無聊就邊走邊做小遊戲。

這裡特別提醒各位家長,千萬不要賭氣丟下孩子一個人,尤其不要把孩子丟在馬路邊!多少安全意外都發生於分秒間的疏於看護,生氣轉頭就走,一回頭孩子沒了又慌忙找,到頭來心急的還是家長。

再說了,有時候孩子要求要抱,咱就抱抱唄,畢竟孩子追着要抱的時光可是轉瞬即逝啊~

end

免責聲明:本文數據更新於 2024年5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醫療、健康、用藥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對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議,請給我們留言。

注:封面圖片及正文圖片來源包圖網、公衆號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