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生館全臺首件藍鯨骨骼 重視海洋議題

屏東海生館全新常設展「巨鯨之路」,展出巨大藍鯨骨骼標本,盼推廣海洋環境教育及生態保育觀念。(屏東海生館提供) 中央社

屏東海生館展出全臺首件藍鯨骨骼標本,策展「巨鯨之路—當藍鯨轉身後」,透過全長20公尺的藍鯨骨骼現場展示帶來震撼感受,重現生命教育意義,讓民衆能注重海洋議題。

3年前臺東長濱海岸出現1頭年幼藍鯨,這是臺灣首度記錄到藍鯨,可惜遭繩索纏繞已死亡多時,屏東海生館透過重建骨骼與科普化展覽,讓這頭藍鯨蛻變爲博物館永久典藏的標本,延伸生命價值與意義,策展取名爲「巨鯨之路—當藍鯨轉身後」。

海生館長陳啓祥說,藍鯨骨骼標本全長20公尺、擁有63節椎體與重達1公噸的身軀,透過彙集國內外專家學者意見,力求骨骼組裝及展示姿態的科學正確性,經不斷討論、求證、比對、試組裝等過程,終於製作完成藍鯨骨骼標本,並模擬藍鯨下潛瞬間的優雅動作,彷彿描繪一場重返海洋的儀式。

海洋保育署指出,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臺灣成爲全球第25件公開展示的完整藍鯨標本,顯見藍鯨稀少而珍貴,期待共同維護海洋的永續發展,邁向永續海洋的美麗願景。

海保署表示,爲了延伸這些擱淺死亡的海洋保育類動物科學性,海保救援網(MARN)蒐集了許多擱淺動物的標本與樣本,當時纏繞於藍鯨嘴上的尼龍繩及附著於上的耳條茗荷也同時展示在旁。

海保署呼籲,藉由完整展示沉痛提醒大衆,漁具纏繞是大型鯨類及其他海洋生物常見的死因,唯有自主回收作業或廢棄漁網具不任意棄置,才能降低海洋廢棄物對於海洋生物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