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汪道涵的兩岸和合之道(李慶平)
1993年4月新加坡「辜汪會談」,我方代表左起李慶平、邱進益、許惠祐。(中時攝影組攝)
今年4月29日是海基會與海協會在新加坡舉辦「辜汪會談」30週年,對兩岸人民而言,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辜汪會談」之後,兩岸正式進入和平發展期,過去30年兩岸關係雖有起伏,但兩岸的經貿及人員來往,皆未中斷,只是過去兩年新冠疫情,人員來往相對減少,但目前正在恢復中。
大陸首任海協會長是汪道涵先生(1915-2005),他擔任海協會會長14年,是一位特別專注兩岸和平發展的大陸涉臺工作的領導之一。
在1949年以後,汪道涵曾任第一工業部副部長,文革時期遭受迫害, 1978年正式復出,1979年被任命爲進出口委員會和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級別爲正部級。同年汪道涵向主管進出口委員會的谷牧副總理推薦江澤民爲該委員會副主任,3年後,1982年,汪與谷牧又推薦江澤民擔任電子工業部副部長,後升任部長,因而汪與江澤民的關係非常密切。
1980年9月汪道涵被任命爲上海市代理市長,4月成爲正式市長。1986年市長任期屆滿,汪向萬里人大委員長推薦江澤民爲上海市市長。
1991年汪道涵被任命爲海協會會長,他與我方海基會辜振甫董事長負起了從1949年以來,兩岸首次受雙方當局的委託,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新加坡進行辜汪會談,並簽署4項協議。
汪會長是一位博學多聞的知識份子,2005年他辭世後,上海市政府爲他成立了一座汪道涵圖書館,收藏了他的藏書6萬餘冊,並設置研究員,專門研究兩岸問題。汪會長對兩岸問題的論述,曾提出了「共議統一」與「共同締造」概念。1990年代以來大陸對臺政策,號召「一國兩制,和平統一」,但迄今爲止仍只是一個框架,沒有一套可說服臺灣同意的理論,可執行的方案及措施。
大陸「一國兩制與和平統一」也沒有說明統一的途徑,如何統一?統一後的兩岸關係細節及統一對臺灣民衆有何好處?
長期以來說,大陸堅持兩岸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是內戰的延長,沒有正面去思考世界格局及兩岸關係的美國因素問題,總認爲中國強大了,臺灣必定會被統一,這是非常輕率的一種思維。
汪道涵會長的平等協商,共議統一,主張不應該一方壓迫另一方,一方吃掉另一方,一個統一的中國是要共同討論的,一個統一的中國需要雙方共同締造的。臺灣與大陸同屬一箇中國,一箇中國不是中華民國,也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要來靠兩岸同胞,來共同締造一個更加文明、民主、繁榮、富強的新中國。這不是一方強加予另一方,臺灣與大陸同是統一的主體,是平等、不分主次的。
汪會長在生命最後歲月,在給辜振甫董事長的唁電中,再一次強調「兩岸之道,爲和與合」。
如今兩位曾負責兩岸談判前輩,皆已離世,30年前「辜汪會談」成果給後人的啓示,是否應深思,兩岸的未來不應爲戰爭,而應是和平,汪道涵的「平等協商,共議統一」值得讓後人更加深思。
(作者爲前海基會副秘書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