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2024總統選舉的大勢所趨(戴東清)

新北市長侯友宜強調,未來若擔任總統,所有弊案會用特別專案,「該如何處理就如何處理,決不寬貸!」。(陳君瑋攝)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最近有幾次支持度民調不僅未升,反而落後於民衆黨的柯文哲而居於第三位。此等數字讓藍軍支持者憂心不己,除了傳出「換侯」的聲音外,有黨內立委候選人提議籌組,意在「以柯代侯」的政黨輪替大聯盟,來達到下架民進黨的目標。若從過去總統選舉的大趨勢觀察,藍軍其實不必過於擔心。

以2000年總統選舉爲例,脫離國民黨參選的宋楚瑜雖然挾着省長的光環,聲勢大好,不過當時臺灣內有強烈政黨輪替的呼聲,外有前中共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的恫嚇引發不滿,最終讓民進黨的陳水扁當選,這就是大勢所趨。

2004年藍軍連宋合的勝選機率看似很高,然民衆有4年執政不足以改變50年沉痾的強烈想望,故讓陳水扁連任。2顆子彈只是其中插曲,不足影響大局,也證明連宋領先有限,否則何以翻盤。

2008年的總統選舉,民進黨內有阿扁家族貪污的陰影,外有美國與中共認爲阿扁是麻煩製造者,要勝選談何容易。反觀代表國民黨參選的馬英九,具有不沾鍋的清廉形象,再加上能被美國接受,即使有綠卡問題,依然能受民衆的青睞而勝選。

2012年代表民進黨參選的蔡英文,雖然聲勢不錯,不過扁家負面影響仍在,再加上「臺灣共識」未被美國接受,所以挑戰大位差了一里路,可見扭轉局勢非單靠個人意志。

2016年總統選舉深受2014年太陽花學運影響,國民黨選情本不利;老百姓,尤其是年輕人對臺灣經貿過度依賴大陸有疑慮,再加上「換柱」風波,敗選乃勢所難免。

2018年國民黨在縣市長選舉中大勝,本可乘勝追擊取得中央執政權,然因內有初選矛盾未愈,外有習近平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攪局,再加上美國「反中」與香港「反送中」所帶起的「抗中」浪潮,使蔡英文即使有同黨賴清德的挑戰,2020年仍得以連任。

至於2024年的總統選舉,儘管國民黨徵召過程不盡如人意,但侯友宜代表參選具正當性,內部雜音相信在整合過程中會漸漸消失。更何況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羅森柏格來臺與各黨總統候選人見面,侯友宜是排在第一位,再加上該協會臺北處長孫曉雅表示,支持總統候選人主張恢復兩岸對話,尤其是美國務卿己順利赴陸訪問,雙方劍拔弩張氣氛稍緩,說明外部氛圍也對國民黨勝選有利。

賴清德曾自稱爲「務實臺獨工作者」,雖因參選總統而改稱「不會另行宣佈臺灣獨立」,甚至提出「和平保臺」、最想與習近平吃飯的說法,不過總令人不放心,再加上民進黨執政被「七缺」與性騷問題所困擾,要突破並不容易。柯文哲之基層組織戰力不足,空戰又常出現當選後讓網軍癱瘓大陸公共設施等,既缺乏國際觀且會引發報復的發言,民衆對他當選後能否確保臺灣利益,終將會有疑慮。

綜觀2024年總統大選前的趨勢,更像是2008年、2014年前,而不是2020年前的樣態。國民黨在2006年底縣市長勝選後,在內外情勢配合下於2008年取得中央執政權;同樣地民進黨在2014年縣市長勝選後,在類似條件下於2016年入主總統府。國民黨此時千萬不可自亂陣腳,否則若不能乘勢而起,要再起就不知還要多久! (作者爲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