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沒了安倍 臺海議題炒作將緩和(黃小玉)
安倍遇刺身亡激起日本社會不安,現任首相岸田文雄所屬的「宏池會」之「輕國防、重經濟」派系光譜,以及重用知華派外務大臣林芳正看來,對於臺海議題的炒作將會逐漸緩和。(圖/資料照片)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7月8日在日本奈良爲了參議院大選在街頭髮表演講時,不幸遇刺身亡,震驚日本朝野,也震撼國際輿論。臺灣方面認爲安倍是日本「最友臺」的實力派政治人物,所以蔡英文政府還特別下令爲他的離世降半旗哀悼。只是,安倍離世之後日本政治走向,將會減弱甚至暫時放棄隨美對抗中國大陸的路線,對於臺海議題的炒作也將逐漸緩和。
安倍晉三曾兩度出任首相。第一次是在2006年,接續小泉純一郎的政權,但是因爲健康原因短短一年即請辭。2012年至2020年的第二任期長達8年,對日本政治、經濟以及外交政策都有極深影響。
在其任內,中日關係有相當大的改善。安倍曾經努力與中國修復因釣魚島主權爭議而不斷惡化的雙邊關係,但也始終沒有忽略與臺灣保持聯繫,並在卸任後,日漸明確地在國際場合上爲臺灣發聲,甚至不惜惹怒中國。
任內修復中日關係 卸任後挺臺言論
安倍的前任小泉純一郎在任內高達6次參拜靖國神社,使中日關係極度惡化。2006年接任的安倍在上任不到一個月就選擇中國爲第一個外訪國,而非慣例的美國,此舉被稱爲小泉時代中日關係的「破冰之旅」。
在安倍的第二任期,他與習近平有多次會面記錄。他在2018年曾訪問北京,那時因爲釣魚臺列嶼主權爭議,中日關係觸底。2019年12月23日他先去北京,與習近平見面,隔日轉往成都,與李克強和時任南韓總統文在寅舉行峰會。安倍在2018年去北京正式訪問時也邀請習近平在2019年春季去東京國事訪問。可以說在安倍任內,中日關係已經大幅和緩。
安倍2020年卸任首相之後,論述空間自然增加,他在公共論壇和競選活動中多次發表演講,討論日本的安全環境、加強國防和修改憲法的必要性。在安倍過去兩年的言論中,以他對於臺海問題的講話最廣爲人知。
他在去年底針對臺海不斷升級的緊張關係明確表示,發表「臺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也等同『日美同盟』有事」。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指其「公然在臺灣問題上胡言亂語、指手畫腳,妄議中國內政」。當天晚上,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緊急召見日本駐中國大使垂秀夫抗議。
今年初安倍又公開呼籲美國放棄以往對臺灣的戰略模糊,改爲明確表示將出兵保衛臺灣,引起中國大陸的強烈反彈。這些言論確實在重塑日本輿論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近期公佈的日經指數民意調查顯示,超過 90% 的日本人現在認爲他們的國家應該爲「臺灣有事」做好準備。因此,許多臺灣人認爲,安倍是一位臺灣忠實的老朋友,也是一位強大的調解者,認爲他將臺灣帶入美日相互合作和安全框架。
後繼無人 日本利益優先
目前日本政壇有相當話語權的政治人物中,安倍算是少數頻繁而直接支持臺灣台灣的一員。他的驟然離世,接下來臺日關係可能會受到影響,畢竟在日本政壇要找到這麼友臺的實力派政治人物已經很難,這也是蔡英文政府要爲他的離世降半旗哀悼之因。
只是,安倍胞弟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去年底才首次入閣,尚未掌握足夠話語權,最近身體狀況不佳,很有可能在參議院大選後的內閣重組時下臺;其子弟兵自民黨政調會長高市早苗至今未有完整論述能力,在黨內人微言輕;另一個自民黨的挺臺中山家族之長子,前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又在去年底的衆議員選舉落馬,臺日關係從此必受重挫。
一些學者提出,安倍遇刺會使日本朝野更重視安倍強調的支持臺灣,包括臺灣在內的民主國家等價值。他們認爲安倍卸任後,接任首相的菅義偉和岸田文雄都不斷強調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因此預估未來日本不只會延續,還可能強化「安倍路線」的外交國防政策。
然而,就以安倍在擔任首相期間致力於改善中日關係,卸任後積極發表友臺言論可見,不管身爲議員或首相,安倍的思考都是基於日本國家利益的追求,因此他關心臺海情勢,並不代表他是「親美、親臺、反中」。以安倍的現實主義外交而言,他對於任何外交事務的態度始終以日本國家利益爲主軸,因應國際局勢的變化做出對日本最有利的舉措。
再者,日本的政策有其思考邏輯和方向,並非安倍一人可左右。中國崛起令日本擔心國際影響力旁落,因此試圖在美國對中國施壓的過程中發揮影響力。
安倍遇刺身亡激起日本社會不安,現任首相岸田文雄必須鞏固民衆對國家的信心。從岸田所屬的「宏池會」之「輕國防、重經濟」派系光譜,以及重用知華派外務大臣林芳正看來,安倍離世之後的日本將會走向穩定民心、平息內部紛亂,減弱甚至暫時放棄隨美對抗中國大陸的路線,對於臺海議題的炒作將會逐漸緩和。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