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俄烏演繹話語權爭奪戰(譚傳毅)

西方國家掌握輿論之後緊接着掌握網路,輿論結合了網路,連美國總統拜登也當起了網紅,徹底打趴俄羅斯。(圖/美聯社)

俄烏衝突最引人注目的,除了戰爭本身之外,有幾個現象值得關注:第一,造假的真相。第二,全民捲入戰爭。第三,武器的庸俗化。

網紅總統與「真相」

除了真實的戰火,在看不見的戰場也發生了驚心動魄的戰鬥:媒體報導。掌握資訊的一方就擁有話語權,就能操縱事實,把想給你看的新聞攤出來、甚至於連續性的誇大報導,不想讓你知道的新聞就遮蓋起來。

俄烏衝突期間,西方國家迅速在社羣媒體下架俄羅斯,全世界幾乎只看到CNN或BBC的報導,RT(今日俄羅斯)被西方國家封鎖。西方媒體可以盡情的報導、甚至於不需要求證,這就是資訊不對等。

事實上,俄羅斯的資訊戰和輿論戰的能力也不差;猶記2014年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的時候,RT操縱了國際輿論的走向。剛開始西方媒體譴責俄羅斯的軍事行動,突然RT推出克里米亞美女檢察官的新聞,立即吸引西方媒體的報導。

這次大概西方媒體記取教訓,戰爭開打後即封鎖俄羅斯媒體,想要知道俄羅斯的看法,就只能去找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而習慣於CNN和BBC的羣衆而言,不會對她感興趣的;輿論主導權迴歸西方。

西方國家掌握輿論之後緊接着掌握網路,輿論結合了網路徹底打趴俄羅斯。我們不知道俄烏兩軍的進展狀況,即使有,那也是烏軍的視角;雙方傷亡人數和武器裝備損失的差距竟是如此之大,由此可以知道,這場戰爭的「造假」程度。而我們仍舊選擇相信CNN與BBC!

有意思的是,連美國總統拜登也當起了網紅,他宣稱俄軍將在2月16日入侵烏克蘭,最後證明是2月24日入侵。雖然晚了幾天,可見美國掌握情報的能力實在驚人。有了個網紅總統拜登,我們就應該立即聯想到每天佔據國際新聞的網紅總統澤倫斯基、以及絡繹於基輔的歐洲政要。

拜登和澤倫斯基有沒有造假,我們不敢講,但是2月16日與2月24日之別,就已經證明他們的網紅屬性,他們爲現代輿論戰與網路戰樹立了榜樣。

人民捲入戰爭

有了拜登和澤倫斯基的網紅,我們就知道網紅的言論不只是針對對手而已、而是針對即將上戰場的烏克蘭軍人、老百姓、以及國際觀衆。

西方媒體只要剪接片段的對話和視頻,就能激發這三種人的仇恨情緒。例如從馬立波撤出的平民,有一位老太太控訴他們的慘狀,但是接着她說是因爲亞速營士兵不讓他們撤出,後來的訪問卻消失了。

還有一位烏克蘭懷孕婦女在醫院裡受傷,臉上是血,被打,形塑成俄軍暴行的受害者;雖然後來她說情況並非如此。也有從亞速鋼鐵廠投降的烏軍士兵控訴,他們被亞速營士兵逼迫不準投降的訪問,當然也沒有出現在西方媒體。

輿論戰的效果正是如此,它要得到的是普遍的心理效應:對俄羅斯的仇恨。「去俄羅斯化」正在烏克蘭如火如荼的進行着,所有與俄羅斯有關的無論是雕像、文學作品、名字、當然還有俄語,都必須消失;連希特勒的名字也被到處指控。像極了臺灣的「去蔣化」和「去中國化」!

特別是基輔取消俄語作爲官方語言的地位,大大的傷害了境內俄語系居民的情感,這就像瑞士政府強迫法語區和義大利語區居民講德語一樣的荒謬,而基輔政府卻幹出這種事情。再想想看,如果民進黨政府強迫原住民、客家人、外省人講臺語,將會造成什麼結果?CNN和BBC不會報導這些新聞的。

這是從根本上切割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聯繫,目地是區分出烏克蘭人與俄羅斯人的不同,儘管他們在種族、語言、歷史上是多麼的類似。

如果只是烏克蘭內部的切割還是不夠,因爲在激情褪後,他們遲早會發現原來大家還是一家人;還得加上西方國家的加持,才能鼓起烏克蘭人民對抗俄羅斯的勇氣。接着我們看到西方媒體炒作俄烏戰爭是第三次世界大戰與終極核戰的開端,雖然冷戰的經驗告訴大家,核武就是個嘴炮武器,可以說、但用不了。

既然如此,爲何西方媒體仍舊炒作這個話題?答案很簡單,因爲西方國家要把核戰和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恐懼加諸於烏克蘭人,還要讓他們幻想西方世界和他們站在一起。勇敢的烏克蘭人放膽的與俄羅斯鬥爭,不可懈怠,後面還有西方的支援呢!

現實上,俄烏戰爭當然不會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更不會引爆核戰,冷戰期間大家都做了大量研究,知道核子武器的可怕;連自稱擁有核武的北韓、伊朗都不敢造次,更何況俄羅斯?

炒作的目的很明顯,烏克蘭人必須上戰場與俄軍作戰。除了網紅總統拜登與澤倫斯基,西方還需要廣大的烏克蘭人民上戰場,這場戰爭拖得越久越好,最好把俄羅斯拖垮。

武器的庸俗化

在以往,總統代表國家是多麼尊貴的象徵;本來是運籌帷幄的總統,如今拜登與澤倫斯基爭當網紅陷入第一線作戰。

既然連總統都衝鋒陷陣,其行政部門、國會、多國籍企業、跨國銀行、非政府組織、國際機構以及各種行業組織都會參與戰爭,其他國家也會遭到道德綁架而入夥。

俄烏戰爭除了戰鬥部分在烏克蘭本土進行並未擴大到其他地方之外,其所涉及的範圍早就是國際性的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俄烏戰爭是世界大戰其實也不爲過。看起來比較成熟穩重而極力斡旋的馬克宏和蕭茲,被英美殺伐之氣遮蔽,話語權是多麼的蒼白無力。

既然俄烏戰爭可稱爲世界大戰,由美國所建立的舊秩序必須重建,因爲舊秩序再也不能規範新興勢力的挑戰,例如中國。

我們可以預期,中國大陸必然從俄烏戰爭中獲得了相當的啓示,最起碼對於輿論戰有其自己的想法。例如武統戰爭,中國大陸必然要掌握輿論權和網路權,並在貿易、金融、能源、科技等領域做好準備,這就形成一股對抗美國霸權的力量。

俄烏衝突不免動搖了美國霸權的基礎,不僅僅是輿論話語權爭奪而已;事實上,西方國家已經濫用話語權,把悲情牌打得太猛,由於聽不到俄羅斯的聲音,有識之士不免質疑西方媒體的公正性、以及輿論戰的效果。

也許西方國家沒有感覺,但是廣大的第三世界國家不見得無感,例如聲稱幾十年沒有見過美國大使的索羅門、伊朗、非洲國家、中南美國家或中亞國家,未來將會有一大部分追隨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

還有,由於武器的庸俗化,武器不只是戰爭機器而已,還包括現有秩序、金融、貿易、能源和科技等等,都可以作爲武器,原本是最大安全中心的美國破壞了自己所定的規則例如財產私有制,動輒制裁對手資產(美元外匯準備、黃金、美債等),以後誰還敢把資產交給美國管理呢?

結論

未來在臺海戰場中,中國大陸無疑的會掌握話語權,若像俄羅斯一樣在輿論權方面被西方國家打趴,這場仗就難打了。不只是話語權的爭奪而已,還包括各領域的打擊,這是美國爲大家展示的新時代戰爭。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