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蔡英文「兩國論」 兩岸敵對升溫難解(柳金財)
陳水扁是在面對獨派召開世界臺灣同鄉會倡議「一邊一國」,李登輝則是接受「德國之聲」採訪聲稱「特殊的國與國論」,但蔡英文卻在國家慶典演說中宣稱「兩國論」,其政治意義及影響更爲深遠。(圖/截自總統府影片,資料照)
近日國臺辦下設涉臺研究智庫單位「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召開涉臺座談會,與會學者專家來自大陸各主要涉臺研究機構,包括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和近代史所、全國臺聯、全國臺研會、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廈門大學等單位,幾乎網羅各地學者專家。會議討論經媒體報載,恰恰反映出當前兩岸關係已陷入惡性循環,兩岸敵對狀態如螺旋般上升,陸方認爲民進黨政府需要負全責。
從大陸學界討論中,大致可以歸納不僅界定蔡英文總統所提兩岸互不隸屬是赤裸裸「兩國論」,試圖改變現狀;採取「聯美抗中」、「以武謀獨」策略及製造願意兩岸對話假象,實則是將兩岸對立衝突單方卸責於大陸。若是上述觀察正確,蔡英文任期內要恢復兩岸的對話及協商,幾乎是不可能任務,無異是緣木求魚。無論是兩岸兩會、陸委會與國臺辦對話難以成局,更遑論「蔡習會」。
首先,大陸學界認定「互不隸屬」說法是「兩國論」,試圖改變臺海現狀,實踐臺獨目標。蔡英文總統在「雙十講話」中,拋出「四個堅持」,其核心就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本質上即是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最終達到實現臺獨的目標。此種論調同時糅合2002年前總統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1999年李登輝的「特殊的國與國論」及民進黨《臺灣前途決議文》,爲赤裸裸地販賣「兩國論」,嚴重違背兩岸關係的歷史、法理和現實,企圖「改變現狀」,在謀「獨」道路上邁出危險一步。
事實上,陳水扁是在面對獨派召開世界臺灣同鄉會倡議「一邊一國」,李登輝則是接受國際媒體「德國之聲」所做採訪聲稱「特殊的國與國論」,但蔡英文卻是選擇在正式國家慶典演說中宣稱「兩國論」,其政治意義及影響更爲深遠。依據中華民國憲法、憲法增修條文預設「國家統一」立場,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預設「一國兩區」定位,只會表述「臺灣地區」(自由地區)及「大陸地區」,並不會表述成「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此即兩岸應是「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
其次,批判蔡英文「倚美抗中」、「以武謀獨」,充當西方遏制中國之「馬前卒」。大陸學界批判蔡英文接受美國CNN採訪時,標榜「民主防衛機制」持守「抗中保臺」路線,「標籤化」大陸當局反對臺獨行動爲「威脅」;宣稱發展軍力對抗大陸軍事威懾,並證實「美國軍人在臺」,聲稱對美「協防颱灣」有信心,此爲「妄圖挾洋自重、以武謀獨」,扮演西方反中勢力遏制中國發展的「馬前卒」角色。
從美國民主黨籍總統川普到共和黨籍總統拜登執政,皆建構印太戰略組成所謂「民主同盟」,共同遏制中國發展。隨着中國綜合國力上升,經濟力第二、軍事力第三,其國力上升引發美國全球霸權殞落之心理失落,甚至可能產生「修昔底德陷阱」,最終不可避免踏入終須一戰的宿命。美國藉由印太戰略意圖圍堵中國之目的,及民進黨政府採取「抗中保臺」路線及「倚美抗中」戰略,正好形成「合謀」。民進黨宣稱蔡英文執政是臺美關係最好時期,然而美國拜登政府最高印太事務協調官坎培爾卻提出,美國不會支持臺獨說法。
針對美國是否協防颱灣,國務卿布林肯也只有重複迴應「會依據臺灣關係法,確保臺灣有能力自我防衛」。儘管拜登先前曾表態會出兵防衛臺灣,但此說法隨後遭白宮澄清稱美國對臺政策並未改變。換言之,美國並不支持臺獨,雖支持臺灣應擁有自衛能力,但未必會真正防衛臺灣。美國對防衛臺灣安全承諾並非是絕對的,但臺灣卻願意充當其印太戰略的棋子角色,這樣的國家戰略並非「友美和中」均衡戰略。
最後,認定民進黨政府製造願意與大陸對話的假象,推卸其造成兩岸形勢持續複雜嚴峻的責任。批判民進黨當局加緊勾連外部勢力不斷進行謀「獨」挑釁,是兩岸關係緊張動盪的根源。自蔡英文執政後,一再呼籲與大陸進行對話及協商。大陸當局提出「九二共識」是兩岸共同政治基礎,蔡英文卻提出兩岸對話不應預設任何「政治前提」。同時,也提出「九二歷史事實」、「九二會談精神」作爲「替代方案」。然最後卻公開宣稱從未接受「九二共識」,拒絕接受兩岸對話與協商的「通關密語」。
民進黨當局一再呼籲與大陸展開對話與協商,蔡英文連續在多次國慶、元旦演說重申「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在無預設任何政治前提下,願意與大陸進行「有意義對話」及「建設性對話」。同時,陸委會主委邱太三也曾提出「建設性模糊」概念,試圖取代「九二共識」此一「創造性模糊」語詞。然蔡英文不僅不承認「九二共識」所隱含「一國內部關係」,反而又稱呼對岸爲「鄰國」、「兩岸」爲「兩國」,彼此互不隸屬。這無異是直接挑戰大陸對臺政策的基本核心主張,背離其兩岸「同屬一中」、「同屬一國」的關係定位主張。如此焉能不挑釁大陸反臺獨的底線呢?這使得兩岸對話異常困難,從而升高兩岸遭遇戰爭邊緣的風險。
(作者爲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