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證券:私募資管業務違規遭監管重罰

7月5日,國信證券(002736.SZ)發佈公告稱,收到相關通知,深圳證監局決定對其採取責令改正並暫停新增私募資產管理產品備案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證券之星注意到,國信證券私募資管業務中存在多種違規情況,其中還涉及資管新規整改不實、投資限額授權不審慎等問題。而據國信證券2023年財報顯示,其資管業務收入是多項業務中爲數不多實現正增長的。

與此同時,國信證券不僅面臨着私募資管業務的挑戰,還因保薦項目業績變臉、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違規等問題,接連遭受監管措施。儘管國信證券聲稱將全面推進整改,但在一季度業績下滑的背景下,能否在短期內扭轉局勢,重塑市場信心,仍需拭目以待。

01 私募資管業務現多項違規

公告顯示,經查,國信證券在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開展中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部分產品具有通道業務特徵,主動管理不足;二是資管新規整改不實,存在規模較大的資產管理計劃實質仍爲非淨值化通道類產品。

三是個別產品爲其他金融機構違規運作資金池類理財業務提供便利;四是存在產品投資限額授權不審慎、債券評級方法客觀性不足、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不足等問題。

上述問題違反了多項法規規定,監管部門最終決定對公司採取責令改正並暫停新增私募資產管理產品備案 3 個月(爲接續存量產品所投資的未到期資產而新發行的產品除外,但不得新增投資)的行政監管措施,暫停期間自 2024 年 7 月 6 日至 10 月 5 日。

除了公司受到行政監管措施外,部分員工也受到“波及”。其中,袁超作爲國信證券時任分管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的高管,對部分違規行爲負有領導責任,被採取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管措施。馬謙、凌鈴作爲投資經理,其所管理的私募資管產品具有通道業務特徵、主動管理不足的違規行爲,因此被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對於違規行爲,國信證券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已對相關業務開展了全面自查,同時對所涉問題全力推進整改。

證券之星注意到,2023 年度,國信證券開展的券商資產管理業務營業收入佔總營業收入的 2.86%。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本次行政監管措施對公司收入和利潤的影響較小。

不過,國信證券2023年年報顯示,主要是根據客戶需求開發資產管理產品並提供相關服務,包括集合、單一、專項資產管理及私募股權基金管理等。其中,包含了券商資產管理業務和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業務。

雖然券商資產管理業務是公司資管業務一部分,但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資管業務佔國信證券各項業務比例爲3.06%,也就是說,券商資管業務本身算是公司資管業務中創收的核心。

此外,公司去年資產管理業務實現收入5.31 億元,同比上升 45.23%。是公司除了投資與交易業務以外,其餘四項業務中唯一的正向增長的業務。

同時,在國信證券年報2024年展望中,也曾對該業務板塊“寄予厚望”: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將繼續堅持“立足長遠、聚焦投研”的戰略方向,不斷優化投研體系,堅持以客戶爲中心,加快推動資管子公司設立和公募牌照申請,全面強化業務協同

但如今在2024年下半年中,國信證券被暫停新增私募資管產品備案3個月,無疑將會對公司全年資管業務的開展和收入實現帶來一定影響。

02 今年多次遭受監管措施

證券之星注意到,7月22日,江蘇證監局發佈了對無錫擇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擇尚科技”)及其時任董事長、董事會秘書韓玲玲的監管決定,因公司未能在規定時間內披露2023年年度報告,決定對雙方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擇尚科技於2015年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正式掛牌上市,當時的首發主辦券商正是國信證券。

事實上,今年5月份,國信證券也曾因爲保薦項目上市“業績變臉”,以及在督導過程中存在違規情形等事由而受到了監管處罰。

據浙江證監局披露,國信證券保薦的利爾達於2023年2月17日在北交所上市,根據利爾達4月26日披露的《2023年年度報告》,利爾達2023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爲-1831.71萬元,上市當年即虧損,且該項目選取的上市標準含淨利潤標準。

因此根據有關規定,浙江證監局決定對國信證券及前述相關責任人員分別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同樣在5月份,廣東證監局披露信息顯示,國信證券作爲奧普特首發上市保薦機構,因在持續督導過程中存在違規情形,被廣東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國信證券存在未及時督促奧普特履行募投計劃變更審議及披露程序、在持續督導期間,未能勤勉盡責,未及時發現奧普特存在超募投計劃發放員工薪酬的情況、也未按要求督促奧普特履行審議和披露程序;二是未糾正奧普特使用其他募集專戶發放薪酬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國信證券還存在未能持續關注奧普特募集資金的存儲使用情況,未及時發現奧普特使用營銷中心募投資金向其他項目支付員工薪酬的問題,在發現該問題後也未要求奧普特及時整改。

因此監管部門根據相關規定,對國信證券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並明確公司應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內部問責。

除此之外,今年年初,國信證券還因在垠藝生物IPO保薦項目中存在多項違規行爲,被深交所採取書面警示的自律監管措施。兩位保薦代表人同樣被出具書面警示。

另在今年4月19日,深圳證監局發佈多份罰單顯示,因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存在問題、紓困產品管理不足、私募子公司管理不到位等諸多問題,決定對國信證券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杜海江作爲時任國信證券分管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的高管,對該業務違規行爲負有領導責任,同樣被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同時,在今年5月16日,國信證券上海東長治路證券營業部被上海證監局出具警示函,系營業部在與第三方互聯網平臺開展合作過程中,存在報酬支付與新開戶數量、客戶資產值、佣金等直接掛鉤的情形。

據證券之星不完全統計,2024年以來,國信證券公司、旗下營業部以及員工在內受到的監管措施和罰單累計接近10次,分別涉及投行業務、私募資管、股票質押式回購等多個板塊,內部管理問題可見一斑。

03 一季度業績下滑

國信證券保薦的項目業績變臉,自己經營指標也遇冷。財報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國信證券實現營收33.62億元,同比下降19.24%;歸母淨利潤12.29億元,同比下降30.51%。

證券之星注意到,國信證券業績不佳和上市券商整體經營形勢變化有直接關係。數據顯示,43家上市券商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58億元,同比下滑21.57%;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294億元,同比下滑31.63%。其中,僅有5家券商營收、淨利實現雙增長,且均爲中小券商。

不過國信證券2023年度就出現了主要業務板塊收入下滑的情況,年報顯示,2023年公司實現營收173.17億元、歸母淨利潤64.27億元,分別同比增加9.08%和5.57%。

其中,報告期內,公司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64.71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1.07億元,降幅14.60%;投資收益53.27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9.45 億元,降幅26.74%。

而作爲佔營業總收入比重最大的項目,2023年國信證券財富管理與機構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4.68億元,同比下降 10.03%。

綜上來看,儘管國信證券在努力推進整改和合規治理,但接連不斷的違規行爲和業績下滑無疑讓人對其未來發展產生疑慮。在資本市場日益嚴苛的合規環境下,國信證券能否真正從過往的失誤中汲取教訓建立起更加穩健和透明的管理機制,依然值得市場關注。(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 趙子祥)

- End -

本文源自:證券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