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多地人山人海,艱難跋涉只爲靈魂找到歸宿!

在中國,旅遊是一種奢侈的享受,也是一場修行,很多人有錢的時候沒時間,有時間的時候沒有錢,更多人即沒錢又沒時間,天天996和007 忙的屁顛屁顛。沒有點經濟實力還真遊不起,全世界的風景區物價都高,而且中國在這一方面更是登峰造極,花樣百出,景區最大的目標就是想盡辦法掏空你的錢包。中國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有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山海相連,季風氣候,還有三級階梯,中國總體上是個山地國家,平原面積較少,但是有14億人口,所以不停地開墾耕地和競爭激烈就成了必然。所以在我國很多節假日期間都是旅遊的高峰,不出去後悔一陣子,出去後悔一輩子。出去幾天,累得腰痠背疼,路上堵車,景區數人頭,晚上弄不好還沒地方睡覺睡到廁所裡。因爲普通人平時都忙着掙錢,真正財富自由的富裕羣體只是很少一部分人。

其實每一個人都不希望平庸地活着,出去旅遊花錢買罪受也是換一種活法,因爲我們國人過度追求金錢與權力,但是精神和靈魂還是需要找到載體才行,也學沉靜下來讓靈魂找到歸宿纔是旅遊真正的目的。如果一個人一輩子只爲了錢和自己的慾望享受活着,沒有思想和靈魂,那和動物有多大的區別呢?我們目光所至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纔是根本。今年的國慶節期間,各地旅遊已成火爆,很多景區人山人海,不但有一些高速公路串線了擁堵,就連新疆喀什地區的盤龍古道,塞外的荒涼之地,一毛不拔、寸草不生的盤山公路上,車輛竟然也出現了擁堵,變成了一條蔚爲壯觀的長龍,和盤龍古道的名字倒是挺相符的。作爲一個資深老司機,我知道在這樣陡峭曲折的公路上出現嚴重擁堵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如果車技不好,控制不好前後車距離,或者車況不佳的話,很容易發生溜車、刮擦和追尾。這是網友在現場用無人機拍攝的,應該確認無誤。有新疆的網友說,自己早上七點半就出發,那個時候還不堵,還看到了日出。帕米爾高原永遠是那麼粗獷豪邁,大氣雄渾!爲了看到這美麗的一刻,道路上再多的艱難險阻也都值了。其實不光新疆,全國很多景區在國慶節期間都會迎來一個黃金時期,各大旅遊景區都會趁機大賺一筆。今年國慶節前夕股票市場大漲,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增加了人們對未來的信心,長期壓抑的心理一下子放鬆了。正值國慶假期,全家出去玩玩吧。現在中國機動車保有量4億多輛,小轎車有近三億兩,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有一輛車,再加上中國是基建狂魔,道路修的四通八達,爲出行增加了方便,這更刺激了節日旅遊熱情。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目前大部分人的經濟情況不容樂觀,股票雖然上漲,但是很多人依然沒有回本。有不少底層只收入三五千的人可能沒錢出去旅遊,出去旅遊的很可能都是些中產階層或者富裕階層。不過這也足夠壯觀了,因爲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曾經長期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其實有很多人,比如說農民工,節假日期間依然還在工地廠搬磚,在工廠裡電焊,他們因爲缺錢所以一直在加班加點,還有很多崗位節日期間依然需要堅守。中國現在的旅遊業消費太高,很多風景區圍起來就要收費,而且裡面的套路太深,很多地方都要收費,甚至有個別景點還有宰客行爲,這讓很多沒缺錢缺時間的人望而卻步,自己囊中羞澀,出去旅遊一次一家人一個月的生活費沒了。再好的風景也沒有吃飯重要啊。最近大家談論的青島路虎女事件,就讓很多人對青島和嶗山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嶗山本來是青島的一張名片,可是這張名片潑上了墨水。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勤勞智慧的族羣,大家都忙着加班掙錢,雖然發不了財,但是一家人要生活啊!休息的時間不多,哪怕是節假日休息,很多也是調休,要靠平時給補回來。所以,咱們和歐洲不能比,人家大多數自然風景區都不收費,而且每年休息的時間還挺長,咱們只能搞假日旅遊消費。昨天看到一個視頻,南京明孝陵停車場,旅客停車7小時收費217.5元,當時乘客十分氣憤,報警求助,交警表示這是景區規定的正常收費,人家明碼標價寫着每小時收費30元,交警也管不了這事。中國的旅遊市場現在已經高度市場化,平時冷冷清清,節假日就要想辦法大賺一筆。至於每小時收費30元是否符合國情規定,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肯定會讓不少自駕遊的旅客望而卻步,打消了節日旅遊的念頭。不過沒事,中國人特別多,總會有大批遊客在節假日出來玩的。今兒咱們來聊聊旅遊和文化那點事。咱們中國和日本,在對待旅遊這事兒上看法挺像,都覺得旅遊得歸到文化產業裡頭。但你們瞧瞧西方,人家那觀念可就不一樣了。比如說英國吧,人家管那叫創意產業,分得清清楚楚的;美國呢,又叫版權產業,只要是跟版權沾邊兒的,那就是文化產業。可咱們呢,一開始就把旅遊給塞到文化產業裡頭了,這麼一來,咱們旅遊業可就有點尷尬了。

旅遊業純商業化運作,產業化運營,如果不掙錢肯定不行,但是天然不收費的景區更受歡迎。但是這樣的景區越來越少了。你說幹旅遊這行的,有幾個真覺得自己跟文化有多大關係?他們頂多覺得自己跟智慧產業沾點兒邊兒,但最重要的,還是跟金融產業關係鐵,這沒錯兒。說到底,旅遊就是個產業,產業的目的是啥?不就是爲了賺錢嘛。這個觀念在咱們中國旅遊業裡頭,那可是根深蒂固了。但話說回來,旅遊產業的文化屬性,那可不是由國家產業定位說了算的。其實咱們得從旅遊的本質出發,好好琢磨琢磨。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旅遊說白了就是咱們個人存在空間的一個臨時轉移。就是一個長期吃素的人吃了一頓肉,就是一個長期在平原生活的人來到山頂,充其量就是換了一種活法。咱們出去旅遊一趟,就像是得到了自由的幻覺似的。你說現在爲啥這麼多人愛旅遊啊?說白了,那就是城市化鬧的。城市裡頭,這病那病的,噪音污染嚴重,競爭激烈,有的人可能心裡感到壓抑緊張,出去釋放一下壓力。這些爛事把咱們壓得喘不過氣來,咱們就想出去透透氣,找找樂子。中國人生存壓力來自於兩部分,一部分是長時間繁重的勞動,二是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和人情世故,城市裡頭那糟糕的生存空間,把咱們逼得對旅遊那是欲罷不能。旅遊就像是咱們對居住空間的一次短暫的反抗,是咱們人文精神的一次自我解放和迴歸。要是咱們不把這個關鍵點給打開了,那咱們就沒法兒對這個產業的本質有個清晰正確的判斷。說到這裡,我就得說說咱們現在旅遊業的問題了。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咱們現在的旅遊業,那是反文化的。啥叫反文化啊?那就是反人文精神,反人文主義,反人類的基本倫理。你說說看,咱們現在旅遊裡頭那些亂象,宰客、欺客、騙客,那是一點兒都不含糊。就說三亞吧,宰客這事兒都多少年了,到現在還沒全改過來。你說說這象話嗎?還有個別景區的旅遊管理人員對遊客大打出手,這事兒咱們聽得還少嗎?再說說那些旅遊景點吧,就說上海城隍廟小吃吧,那可是有名得很,但凡是吃過的都知道,那是一次又貴又難吃的體驗。你說說看,這不是玷污了上海小吃的名節嘛。這種情況啊,在北京也有,廣州還算好點兒。這些現象啊,都顯示出咱們中國旅遊的一個基本特徵,那就是唯利是圖!不過這也倒符合中國人對金錢追求渴望,很多人把錢當成了活着的唯一目標,在思想和精神上缺乏正確的引導。全世界有80%的人都有信仰,而中國有80%的人沒有信仰。全世界只有中國有財神,把錢當成神,並且爲了錢不擇手段。掙錢沒有錯,但是必須合法合規,符合國情,要有誠信和道德。

你說說看,咱們改革開放都三十多年了,這種情況早就該結束了。你說改革開放剛開始那會兒,咱們這樣做,那還勉強能理解,畢竟那時候咱們還在摸索。但現在咱們都快改革開放四十年了,這麼長的時間,咱們難道還沒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修正這些問題嗎?咱們還要一直這麼錯下去嗎?我覺得,咱們現在得好好反思反思了。旅遊不僅僅是個產業,它更是一種文化體驗,一種人文精神的迴歸。咱們不能光想着賺錢,而忽略了旅遊的本質。咱們得把旅遊和文化好好結合起來,讓遊客在旅遊的過程中,不僅能享受到美景和美食,還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人文精神的薰陶。你說說看,要是咱們能把旅遊和文化結合得好的話,那咱們旅遊業的發展,那可就不得了了。遊客們不僅能玩得開心,還能學到不少東西呢。這樣一來,咱們旅遊業的名聲也能好起來,遊客們也會更願意來咱們這兒旅遊了。所以我們出去旅遊花錢,艱難跋涉,是爲了讓自己的靈魂得到安放,讓精神得到發揚,讓文化得到提升,花錢可以,吃苦可以,但是至少應該讓大家高興而來,滿意而歸,讓大家認爲花的這個錢值。你說出來旅遊一次,錢也花了不少,吃苦受累不少,最後還惹一肚子氣,以後誰還敢出來玩啊。所以我覺得咱們現在得好好調整調整旅遊業的思路了。咱們不能光想着賺錢,而忽略了旅遊的本質和文化屬性。咱們得把旅遊和文化好好融合起來,讓遊客們在旅遊的過程中,既能享受到美景和美食,又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人文精神的薰陶。這樣一來,咱們旅遊業的發展才能更加健康、可持續發展。現在這幾年國際上的遊客到中國來旅遊的也越來越少了,其實很多外國人他們自己沒多少錢,就是國家福利好,然而中國旅遊業的高消費甚至是欺詐行爲還是讓他們吃不消,望而卻步,在心裡夢裡陶醉於中華大地。

總的來說,大家好不容易抽空拿着非常有限的資金出來旅遊散散心,是希望調節一下情緒,大家出來就是花錢,但是旅遊收費必須合情合理合法,必須符合國情,咱們現在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很多景點都圍起來收門票,很多人想看一看祖國母親都要交錢,窮人已經看不起了。適當收費要合情合理,國家應該立法堅決杜絕亂收費濫收費現象。想來想去最終還是覺得我們人口確實太多了,如果人口少的話就沒這麼捲了,像有些著名文化旅遊景區,比如少林寺,已經高度商業化運營,佛門聖地已經難得清靜了。最後我想說一句,旅遊不僅僅是個產業,它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文化體驗,每一次旅遊都是對靈魂的一次洗禮,精神的一次昇華!咱們得好好珍惜它、呵護它,讓它在咱們的生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希望大家都能從旅遊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快樂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