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不能畫錯勝選重點
(圖/本報系資料照)
一如預期,此次期中地方大選結果民進黨收下敗績。由縣市長席次增減的絕對數字觀之,民進黨席次表面僅減少1席,實則痛失包括原執政的基、桃、竹在內的基北桃竹4市,將民進黨在北臺灣8年的經營打回原形。
但如由相對數字觀之,國民黨縣市長總得票數570萬,對上民進黨的474萬,多出96萬票。對比4年前兩黨610萬比489萬,相差121萬,收斂25萬。如再加上尚未投票的嘉義市,恐會呈現民進黨在投票率下降後,仍維持與上屆相同得票數,實質是增加的情況。亦即用縣市長首席次含金量計算,民進黨大輸;如用整體得票數、得票率計算,民進黨未必不如上屆。
而在投票率從上屆66.96%到本屆61.22%驟降5%多情況下,藍綠得票仍能各自成長2%多,顯見這次選舉並沒有起到讓淺藍、綠與中間選民出門投票的強烈動能,只呈現出基本盤大對決的型態。因此,如藍營就此貿然定義爲民進黨大敗,2024收復在望,將是自欺欺人。
原因直指投票率低於上屆,代表選民對當下政治失望選擇觀望,否則大可一如2018以高投票率表達對執政的民進黨不滿。繼四大公投的低投票率,此次選舉依然如此,某種程度反映了中間選民雖不滿民進黨近年執政,但對於國民黨的表現亦稱不上滿意,因此透過放棄投票保留立場。
對於國民黨而言,未能在此次選舉得票數與得票率取得極大戰果的原因,應可歸因於國民黨缺乏如同在2018扮演引導民意氣流韓國瑜一類的領航者角色。
本次選舉意外成功之處,當推讓民意自由準駁18歲公民權與否。民進黨雖然力推18歲公投多時,然而其在各黨合力支持通過修憲後,竟行政濫權決以「公投綁大選」,民進黨上下在選舉期間無不假借支持18公民權,舉辦活動拉擡個人選情,收割霸佔修憲成果的企圖昭然若揭。
最終卻被人民看破手腳,同意票僅560萬,不同意票意外高達501萬,如再加上無效票的68萬,實質呈現不同意加無效票總數多過同意票的結果。須知這並非20歲以上選民不願支持18歲公民權,而是厭惡民進黨消費18歲公投權牟取政黨利益的自私作法,決定用選票懲之。
總之,從縣市長大選與18歲公民權公投兩者結果研判,至多隻能證明民進黨在大環境失調與參選人選失度、公投期程失當的情況下,無法在縣市長席次取得成長。然而國民黨始終未能大幅拉高全國得票數,反而讓民進黨變相些微成長得票數,證明這場選舉絕對稱不上是完全勝利。一旦來年綠營猶能推出足以凝聚全黨共識的總統人選,而國民黨一方卻未能推出適當人選,2024結果只怕會是悲觀收場。
(作者爲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