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最近對互聯網行業的一系列治理行動 不應被誤讀
(原標題:環時銳評:互聯網公司須積極響應配合國家新近的監管行動)
國家近來針對互聯網企業的經營活動採取了引人注目的加強監管措施,多家互聯網頭部企業因不同原因中招。環時認爲,國家的一系列治理行動對規範市場具有重大意義,它們不應被誤讀爲國家要拿互聯網民營企業“開刀”的信號。相關互聯網企業應從中看到國家加強市場監管的決心,需要主動告別互聯網公司可以“野蠻生長”的思維,準備共同迎來一個互聯網企業有序且可持續發展的時代。
中國國有企業前一個時期經歷了反腐敗、遵規守法經營等一系列治理,民營企業在國家的發展格局中扮演了越來越重的角色,同樣需要加強治理,與國家的大政方針進一步協調,爲更好服務國家和人民羣衆創造堅實的條件。一段時間以來,圍繞民營企業、尤其是互聯網公司發生的爭議比較多,從所謂996超長工作時間到高管醜聞、客戶遇害、涉嫌壟斷爭議等,可謂層出不窮,信息安全尤其引起人們的擔心。
每個公司的情況不同,所面臨的治理焦點也不一樣,但我們認爲,社會對互聯網民營企業有如下一些基本期待:
第一,互聯網民營公司要像所有經營主體一樣,在我們社會的道德和法律框架內順勢而爲。它們越是壯大起來,尤其是有的企業已經成爲我們數字社會的基礎平臺,就越要建立起更加廣泛的責任意識。這個時候銘記自己是社會主義民營企業至關重要,任何時候都要堅持推動社會公平正義,推動社會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要積極維護我們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治理體制,做這個體制忠實、有機的一部分。
第二,互聯網高科技公司無論在技術使用還是經營模式上往往都處在前沿位置,而且經常會走在管理措施的前頭。這種情況下每一個獲得成功的公司都要協助國家加快填補規則的空白,而切莫利用這種空白搞明顯有悖基本法律精神和負面衝擊國家管理格局的事情。越是走在前面,越要做制度的建設者,而不應通過製造既成現實增加國家監管的難度,導致不合理的壟斷或者競爭混亂。
第三,美國不斷升級對華戰略打壓,中國國家安全形勢面臨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互聯網高科技公司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繃緊國家安全這根弦,不能因爲有的公司股權由境外資本掌握和去境外上市等原因導致國家安全漏洞。大家需要從美國不斷強化對華信息技術防範中嗅到我們所說這個問題的緊迫性。
第四,互聯網公司裡年輕人多,新業態集中,內部信息與公共輿論的交互性強,對年輕人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引導乃至示範效應。每一家公司都應努力做到這些引導和示範是積極和正面的,而不能出現與社會主流價值南轅北轍的顛覆性傾向。比如996的出現和圍繞它的爭議在社會上造成的影響就有較強的負面性。互聯網公司雖有自己的特殊性,但上述情況應當避免。
總體上說,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是在世界上發展比較快的,它們共同打造了美國之外唯一的中國互聯網經濟中心,並且形成了競爭力,爲國家綜合實力上升做出了集體貢獻。然而個別網絡巨頭要防止因此而驕傲,切不可用“大到不能倒”的思維與國家監管體系博弈,從而試圖用自己公司的私利影響國家的整體規則建設。我們相信,國家近期的幾項強勢行動產生了震動,起到了爲監管重新立威的作用。
這決不是爲了打擊互聯網民營企業,而是要把規則真正樹立起來,構建起有助於保護競爭、促進互聯網企業整體加快發展的大環境,並且把互聯網公司的發展與人民羣衆的利益和國家安全利益更好統籌起來。我們希望,相關互聯網公司積極配合所有出臺的監管措施,協同國家創造全社會共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