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大贏家 長庚獲1金1銀2銅8標章
2023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長庚團隊獲多項標章。左起:高雄長庚蘇建豪副主任、許茜寧總藥師、林口長庚簡榮南教授、桃園長庚楊政達院長、林口長庚李學禹教授、黃瓊瑰主任、李立昂教授、桃園長庚凃俊佑醫師、高雄長庚王鬱青部長。(圖/長庚醫院提供)
2023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長庚醫療體系一舉榮獲1金1銀2銅8標章。林口長庚耳鼻喉部喉科暨睡眠外科團隊以「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創新治療」榮獲金獎,林口長庚眼科部團隊以「早產兒視網膜照護」獲得銀獎,桃園長庚顱顏中心團隊「小耳症治療」和高雄長庚藥劑部「腎病用藥智慧照護網」獲得銅獎。
有「臺灣生醫界奧斯卡」美譽的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SNQ),2023年頒獎典禮於今年1月30日舉行,鼓勵醫界自我提升醫療品質,林口長庚耳鼻喉部喉科暨睡眠外科團隊金獎作品爲「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創新治療」,大幅減少術後併發症,也提高手術成功率。
林口長庚耳鼻喉部教授李學禹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項高盛行率的疾病,估計在臺灣有症狀且需要治療的病人約80-100萬人,因長期夜間缺氧與睡眠片斷,恐造成全身多重器官及系統的傷害與合併症,導致社會整體生產力下降與醫療成本增加。
首要的治療方式是使用陽壓呼吸器,但長期使用的順從度不高,傳統咽內手術以切除軟組織來擴大氣道,併發症多且療效不佳。林口長庚耳鼻喉部喉科暨睡眠外科團隊整合了四種創新手術:軟齶整合式手術、全舌消融手術、微創鼻中膈鼻甲成型術、複合式氣道減重手術,更符合解剖與生理構造,提供個人化的精準醫療,提升整體治療成果。
2023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長庚團隊獲多項標章。左起林口長庚吳俊德副院長、陳建宗院長、李學禹教授、吳爲吉教授、江明洲醫師、李立昂教授。(圖/長庚醫院提供)
這項成果也改變了四種睡眠醫學的觀念,促成當代治療模式的修正,內容包含:1.睡眠外科手術的成功率取決於口咽解剖結構而非疾病嚴重度、2.睡眠氣道在不同部位會發出不同頻率的鼾聲,據此可以聽聲辨位、3.睡眠時氣道之舌頭阻塞爲多樣性,不只舌根,另有舌體與全舌模式、4.鼻腔空間是影響陽壓呼吸器使用的關鍵,而改善夜間鼻塞是增加呼吸器順從度的首要條件。
2023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長庚團隊獲多項標章。高雄長庚藥劑部許茜寧總藥師、王鬱青部長、蘇建豪副主任。(圖/長庚醫院提供)
李學禹強調,近年經實證醫學的驗證,拓展了睡眠外科手術的臨牀適應症,包含:兒童手術可改善注意力不集中與過動及生長髮育、成人手術能改善心臟血管及新陳代謝、長者手術可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及改善夜尿,藉此重新詮釋睡眠外科的角色,讓咽內手術不只是氣道手術,更是一種預防醫學與全人醫療。
銀獎作品爲林口長庚眼科部團隊的「早產兒視網膜照護」,眼科教授吳爲吉表示,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是嬰幼兒失明主因,依嚴重度可分爲五期。林口長庚於2006年成立「新生兒視覺照護團隊」,整合新生兒科、視網膜科、兒童眼科、心智科、視覺復健、視光團隊等專科,建立標準化篩檢與治療流程,並配備光學同調斷層視網膜掃描儀、3D手術顯微鏡、玻璃體切除儀及廣角眼底攝影等高規格設備,已篩檢近4,000名早產兒,手術治療超過700個眼睛,其中眼內注射新生血管抑制劑治療成功率高於97%,玻璃體切除手術治療第四期的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成功率高達94%,論文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總數超過60篇。
考試院黃榮村院長(左2)頒發銅獎由桃園長庚楊政達院長(右1)代表受獎。(圖/長庚醫院提供)
桃園長庚顱顏中心以小耳症治療「『左』顧『右』盼,耳目一新」,獲得銅獎,發展以自體肋骨雕刻耳朵外型並使用人工材料支撐的複合型重建方式,並與耳鼻喉科團隊合作,將外耳重建與骨導助聽器植入手術同時進行,及手術模擬客製化,降低整體治療與恢復時間,治療成果深獲國內外專家肯定。
高雄長庚藥劑部也以「藥護腎-創新智慧領航照護」獲得銅獎,本於「預防勝於治療」的照護理念,導入創新智慧科技並應用研究成果,「穿針引線」打造出全臺最完善的住院-門診-居家連續腎病照護網,腎病論文發表量在藥師中位居世界第一,也是唯一獲獎的藥劑部門。長庚醫療體系統計自SNQ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開辦以來,已榮獲61座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