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火線/失焦的諜影:臺灣媒體眼中的勒卡雷
▲間諜小說世界裡的「巨神」:約翰․勒卡雷。(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他是暢銷書作家。他的作品被臺灣出版社出版中文繁體全集。他的25部小說裡,逾半數被拍成電影或迷你影集。他是冷戰時代間諜世界最重量級的觀察者和敘述者。他的名字,如今已變成間諜小說的同義詞。這個名字,是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
勒卡雷在今年12月12日辭世。臺灣大多數新聞電視臺都沒有報導這則消息(印象中只有三立有報導)。臺灣的新聞臺常常自詡很關心國際時事,但基本上只關心美、日、韓、歐州的時事,對其他時事的態度則是可有可無,在人文方面的報導尤其嚴重欠缺(例如鋼琴家傅聰與著名學者傅高義日前相繼辭世,也沒看到有哪家電視臺在報)。
紙媒和網路媒體方面好一點,很多家都有報導勒卡雷辭世的消息。不過其中不少是參考「中央社」的稿子。「中央社」的稿子頗長,我不能說譯者不認真,但可能是對勒卡雷不熟悉的關係,不少地方用詞欠精準。例如一開首稱勒卡雷是「電影《諜影行動》同名原著作者、英國著名諜報小說家」這一句,就讓我頗有微詞,這顯然是參考自「維基百科」的結果。
首先說明,「維基百科」裡面所載的內容以及用詞,並非全部都是對的。例如它把Spy Novel一詞譯成「諜報小說」,就十分不靠譜。坊間一般都譯成「間諜小說」。原因是當中許多作品描寫的並非緊張刺激的奪取情報過程,而是人(間諜)的本身;勒卡雷就是代表性例子。
跟伊恩․佛萊明(Ian Fleming)筆下浪漫的「超級神諜」007不同,英國情報機構MI-6(軍情六處)出身的勒卡雷,採寫實風格,擅長描繪冷戰下陰鬱、寂寞、無情的間諜世界。他筆下的主角多是雙面諜(例如《史邁利三部曲》),要不然就是臥底(例如《夜班經理》、《女鼓手》)。他描述的是人的貪婪與妄想;人與人之間的欺騙與背叛(包括工作和感情上的)、以及一羣人面臨被時代淘汰時的掙扎、荒謬、與悲涼(在《冷戰諜魂》與《鏡子戰爭》裡的描述,尤其讓人動容)。
此外,用「著名的」一詞來形容勒卡雷,等同把他跟一羣三流小說家同列。「大師」已不足以匹配他的地位。英國《衛報》用了一個很具象、很傳神的詞:「巨神」(Titan)。
而「中央社」 把勒卡雷代表作:《史邁利三部曲》的首部曲《鍋匠、裁縫、士兵、間諜》(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譯爲《諜影行動》,也不甚妥當。《諜影行動》只是該書2011年被搬上銀幕後,該片在臺灣上映時的譯名,這佃譯名不但很遜(十分空洞的菜市場名),而且還跟一出反恐美劇撞名!
而早在1979年時,英國BBC已把該書拍成同名迷你影集(亞歷堅尼斯飾演史邁利) ,被視爲經典之作,坊間的譯名仍是《鍋匠、裁縫、士兵、間諜》。臺灣「木馬文化」出版的勒卡雷全集裡,至今也一直使用《鍋匠、裁縫、士兵、間諜》這個譯名。
更重要的是,報導起首介紹勒卡雷時,稱他是「電影《諜影行動》同名原著作者」,讓人覺得好像是電影比原作者的名氣更大、又或是大家看了電影才知道原作者這個人似的,事實上當然並非如此。勒卡雷早在1963年即以小說《冷戰諜魂》(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一舉成名,名滿天下至今超過半個世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