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自律政治問題 大法官不該介入
國會改革釋憲法案,憲法法庭6日進行言詞辯論。(郭吉銓攝)
國會改革法案爭議,董保城教授昨在憲法法庭上,直接在額頭上貼上便利貼來比喻,如果法案違憲有重大瑕疵,「不待調查即可認定,一望即知」。他生動的解說,正是勸諭大法官們,別當風紀股長,介入國會自治事項,變成管家婆。
賴清德總統是否應兌現競選時承諾到立法院國情報告,立委可依據選舉時對選民的承諾,修法擁有調查權,調查行政機關對於雞蛋及疫苗的採購,或NCC委員及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是否應進行實質審查,這是高度政治性問題。
董保城在憲法法庭上直言,國會改革法案修法過程以舉手表決,或總統到立院國情報告等,這是國會自律,所謂法案有重大瑕疵受理釋憲聲請或判決違憲,明顯一望即知,就像他舉例示範,直接拿出便利貼往額頭上貼,這就是「一望即知」。
如此憲政法理,15位大法官都是飽學之士,不可能不理解,且民主政治原則就是,如果國會改革法案修法,立委們的表現不符民意,下次選舉人民就會展現其意志,這就是責任政治,但大法官們卻搶着處理這個政治「燙手山芋」。
2020年民進黨在國會有絕對多數席次,總統提名監察院長陳菊及26名監委,立法院進行人事同意權審查時,民進黨立委以人數優勢強勢表決過關,引發違憲爭議,在野黨聲請釋憲,許宗力大法官們認爲,這是國會自律事項,決議不受理。
4年後,民進黨成爲立院少數黨,國會改革法案表決輸了聲請釋憲,這次許宗力大法官們絕口不提國會自律事項,反而火速受理4憲政機關的聲請案,並以急件裁準暫時處分,凍結國會改革法案。
許宗力等7位大法官8年任期今年10月底屆滿,拋下司法改革行政事務、忘了要減輕法官壓力的承諾,拚了命跳進充滿爭議的政治火坑中,莫非是要印證立法院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昨在臉書發文「國會輸了,釋憲必贏」,再任大法官對提攜政黨的報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