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府武裝在抗戰敵後戰場——與徐焰教授探討抗戰史

作者/王統一(澳門城市大學博士研究生

西元2015年7月4日,在臺灣海峽的東南面之地上的新竹,隆重舉行了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的戰力展示,緬懷我們中國歷史上那場光輝禦侮衛國聖戰。但在海峽的西北面之地上的北京,任教於國防大學的二級教授徐焰卻投書媒體《徐焰:駁郝伯村老先生國共抗戰功績論》一文,在大陸地區諸多傳媒大量刊登。

該文指出郝柏村(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主席團主席,原閣揆,曾親身參與八年抗戰)老先生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回顧抗戰歷史時「提法和引用的一些資料卻不符合歷史事實」,「深感此說差矣」。徐焰教授認爲「是由八路軍、新四軍的游擊戰支撐起敵後戰場。若是沒有敵後游擊戰破壞日軍後方,日軍在華兵力都壓到正面戰場」,「抗戰期間和戰後,國民政府爲振奮士氣和表功虛報戰績甚多」,「延安總部宣佈解放區戰場共消滅日軍52萬人」。徐焰教授同時還在該文中喊話「在今年全民族共同紀念抗戰勝利之際,參加過抗戰的臺灣老兵和同胞還應以民族共同利益、共同歷史爲重,所發表的言論最好也能符合這一精神」。

筆者認爲徐焰教授在指責郝柏村老先生的抗戰親歷「不符合歷史事實」的同時,其實自身的觀點反倒是已經同歷史資料有不小差距的。徐焰教授把抗戰敵後戰場的戰事完全等同於共黨作戰是不夠嚴謹的。歷史上,絕對完全隸屬於中國政府的武力(中共武裝在抗戰時雖被國府改編加入國軍,所轄兩支具有一定規模的戰鬥隊伍,分別被命名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和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名義上歸蔣中正領導,但由毛澤東實際控制,因此不能算是絕對完全隸屬於國府的隊伍)在敵後戰場上同樣與正面戰場上的國軍一樣對倭寇浴血奮戰。

關於國府直接領導之下的敵後戰場的當年史料有據可查。早在中日全面戰爭爆發前夕,民國26年3月,國府已經制定了敵後作戰計劃:「作戰期間,應有專門機關指導民衆,組織義勇軍並別動隊,採用游擊戰術,以牽制敵軍,並擾敵其後方。」之後還有——民國26年12月之《游擊戰指導方案》,民國28年2月之《西安會議遊擊小組討論之結論、決定辦法及承辦機關表》,同年5月之《游擊隊調整辦法》,同年6月之《建立全國游擊區方案》,民國29年2月之《關於校閱第四戰區游擊隊情形的報告》,民國30年6月之《整理全國游擊隊提高敵後遊擊效能實施方案》,民國33年4月之《游擊隊緊縮改善計劃》等等,都是白紙黑字的確鑿史實記錄,大陸地區是完全可以查得到的。

民國38年10月後,大陸地區公開發表的各類資料中,也對於國府敵後武裝抗日事蹟有過一定的記述。由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鄧小平題寫刊名的《黨史博採》(紀實版)在西元2011年第8期上登文《國民黨敵後抗日遊擊戰的興衰》,當中載:「在國民黨敵後抗日戰場上,有許多將士英勇殺敵爲國捐軀,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山東省府委員兼第六區行政督察員範築先、陸軍第3軍軍長唐淮源、第98軍軍長武士敏、第24師師長寸性奇、沂水遊擊司令劉震東、東北遊擊司令唐聚五、皖北遊擊副總指揮雷忠等高級將領,都先後戰死沙場。」獲得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頒發「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週年紀念章」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一兵團原高級參謀謝晉生謝乃常)之子謝祥京在其《中國抗日戰爭的游擊戰》一文中明確指出:「在抗戰期間,中國國民革命軍中有三分之一在從事對日遊擊戰。國軍敵後游擊隊最初多爲奉命留在敵後的正規軍,也有由國軍軍官、地方軍人、國民黨黨務人員所領導的民間武裝部隊。」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理事會員洪小夏博士所着的《長期被忽視的國民黨敵後抗日根據地》一文中也提到:「抗戰時期國民黨的敵後根據地和游擊區,規劃、建立時間早,數量衆多,面積也不小,在根據地建設上頗具特色,對國民黨堅持敵後抗戰提供了較好的支撐作用」;「國民黨軍隊在敵後不僅能打游擊戰,也能打運動戰,甚至能打陣地守備戰;其敵後作戰方式比共產黨豐富」;「國民黨敵後根據地的選擇與建設,都有章可循;各根據地的劃設與全國抗戰的總體佈局相互關聯,獨而不孤;各敵後根據地和游擊區都接受相應戰區的領導指揮,構成較爲周密的網絡體系,與正面戰場有很好的戰略與戰役配合」。

國府領導的敵後抗日隊伍也有着明確的正式稱號,不是雜牌散兵遊勇。比如,在大陸「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經毛澤東妻子江青運作出的「革命樣板戲」中的一部,由毛澤東親自命名的《沙家浜》,這部戲當中作爲反面出現的忠義救國軍,便是國府在敵後戰場寫下濃墨重彩的抗戰詩篇的重要武裝力量。忠救軍在抗戰中有效牽制了侵華日軍火力,爲正面抗敵的國軍提供了支持,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該隊伍成立於民國26年9月,在蔣中正指示下,由時任軍委特務處處長戴笠牽頭,中國銀行董事長宋子文、上海市長俞鴻鈞、上海市各界抗敵後援會籌募委員會主委杜月笙等人士積極參與配合,共同打造出了「軍委蘇浙行動委員會忠義救國軍(初名爲「軍委蘇浙行動委員會別動隊」)」。

總人數近3萬人,主要成員包括勞工、學生、幫會人員。戰鬥任務爲協助國軍正面作戰,突擊襲擾侵華日軍,謀刺日僞高層,破壞敵佔區的軍工設施、交通系統,蒐集日本情報等。該敵後武裝影響力最北達至被日本竊據的平津一帶,抗戰勝利時還協助正面國軍開展京滬杭區域受降工作。抗戰勝利後,軍政部一度討論撤銷忠救軍,經國府軍統局副局長戴笠及國民黨中央執委會委員王耀武等人盡力爭取,免予裁撤,於民國35年1月被改製爲交通部交通警察總局,光榮地完成了抗日使命,開始又一新生。

中國抗日戰爭是一場「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的全民族保家衛國之戰,無論何時何地何人,只要爲了抗日,都是值得我們黃帝后人去銘記的。這樣一段凝聚了無數國民血肉的厚重歷史需要每一個有良心有責任感的人去宣揚,爲了讓子子孫孫千秋萬世勿忘。不同的人對於這場聖戰的關注點不同,徐焰教授自己選擇的研究方向是敵後戰場。無論研讀者的側重點是什麼,重要的是把真實、全面來傳遞,這是出於對前人和青史的基本尊重,以及對晚輩後嗣的高度負責。

在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之際,竟出現讓國人錯愕的「對我爸爸來講,他是讀日本小學,是當日本海軍,我爸爸是日本人。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想過我爸爸的感受嗎?何必紀念呢?」這樣的論調,對於每一位歷史的研習者而言,講說真實、全面的抗戰史,才更是任重道遠的一項最爲符合紀念抗戰精神的工作。

●作者王統一,王耀武史料信息網站長、澳門城市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澳門城市大學工商管理碩士。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