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化爭議...經部組團赴歐盟13日首諮商 曝3-3期選商朝向「開放」、作最壞準備
歐盟認爲,臺灣3-2期風電選商明定由國產化承諾高低決定排序,已違反WTO規定,7月底正式行文WTO,要求進行爭端解決諮商。依經濟部收集過往WTO爭端解決案例,歐盟2022年狀告英國對海上風電補貼計劃,對英國廠商有利,違反WTO非歧視原則,最後英國敗訴,撤除國產化,我方必須做最壞準備,以免影響參與CPTPP等國際組織。
據悉,經濟部貿易署、產發署、能源署近期將組團前往布魯塞爾,13日與歐盟進行首次諮商。產發署最近也逐一拜會風電供應鏈廠商,溝通國產化意見,並協調業者調降成本價格,並瞭解產能情況。高層說,國產化政策執行快10年,已到檢討放寬階段,盼本土廠商和政府共體時艱。
高層人士指出,區塊開發3-2期得標結果甫底定,雖有特定歐商表達不滿,但不會因爲諮商廢標重來,從過去到現在,同一遊戲規則下,歐系開發商、製造商都有人獲益,3-2期由於尚未籤行政契約,仍有些解套空間,會確保業者商業利益,和歐盟交換意見。
至於3-3期選商程序,我方擬向歐盟表達會朝「開放」方向,但需兼顧風場併網時程與國家能源安全,視諮商情況調整。知情人士說,3-3選商應不至再強制國產化比例、項目或門檻分數,由開發商自由心證採購國產化項目。
高層人士說,統包工程例電機多數會由本土廠商承作,開放政策雖對水下基礎衝擊較大,但因物件太龐大,小腿架等半成品目前已可彈性進口,在國內組裝。至於葉片,外商無意做國產化,但葉片材料,相關零組件,國內可以供應,也會在港區組裝。至於風電機艙廠,歐商西門子已在臺中港設廠投資。
倘若國內供應鏈價格高於國外5~10%,高層人士認爲,開發商會就近採購本地製造供應,如此有倉庫可存放成品,一旦有運維需求,可就近供應零件,不必等待國外進口,本土業者只要降低成本就可提升國際競爭力,不致接不到訂單。據悉,針對國內關鍵基礎設施基於國家家安全,經濟部傾向不開放使用中國製設備、零組件等紅色供應鏈,希望從越南、南韓等地就近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