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鋰電行業2025年投資策略:從週期和成長視角把握拐點
智通財經APP獲悉,光大證券發佈研報稱,目前鋰電板塊位於歷史估值低位、週期底部位置,行業供給持續收縮、融資收緊擴張能力不足,開工率或帶動盈利週期觸底回升。從週期視角看,25年產能週期有望上行,多數環節盈利有望修復;儲能需求的持續性強、歐洲碳排放約束下增速恢復,有望驅動25年鋰電需求保持25%增速,鋰電行業拐點或在2025年到來,建議投資者關注格局優異、成本領先的各環節龍頭。
光大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一、週期視角
1)產能週期:供給收縮持續。24H1鋰電行業資本開支646億元,同比23H1下滑20%,已4個季度同比減少,資本開支出現了加速收縮趨勢。24H1資本開支/折舊攤銷爲2.7,達歷史低點。行業資本開支重心向上游傾斜。擴張能力有限。從各環節賺取現金能力來看,僅頭部企業具有擴張能力。正極、電解液等環節銷售現金比率爲負,未來補貼和融資端收緊的背景下,盈利質量和“造血”能力是擴張的基石,供給擴張能力向各龍頭公司集中,電池環節內部分化在擴大。
2)產能週期接力庫存週期,盈利走出底部:鋰價波動導致本輪週期單位盈利波動較大。目前鋰價影響減弱,產能利用率決定了週期底。24年庫存週期主導盈利修復,24H2產能利用率繼續上行,鐵鋰正極頭部企業加工費有望修復性上漲。25年產能週期有望上行,多數環節盈利有望修復。
電池成本曲線更陡峭。鋰價低位震盪背景下,產能利用率對電池成本的影響佔主導。
該行通過成本模型和敏感性分析得出,當前三線電池企業已虧現金成本,開工率對成本差距影響較大。行業下行週期企業產能利用率差距擴大,成本曲線愈加陡峭;24Q2以來,產能利用率回升,二線企業盈利改善,且由於規模效益,該行認爲盈利改善持續。
展望未來電池企業盈利差的走勢,該行認爲關鍵在於需求的持續性和增量空間(決定產能利用率水平,越高則差距縮小)、產品差異化程度(決定價格差),固態電池、高壓快充等新技術將決定競爭差距的走向。
二、成長視角。
預計中性情形下24、25年全球鋰電池需求1228、1531GWh,增速27%、25%。
24年:儲能(67%)>中國電動車(32%)>美國電動車(10%)>歐洲電動車(0%)。
25年:儲能(40%)>歐洲電動車(25%)>中國電動車(22%)>美國電動車(15%)。
需求預期差1:歐洲25年碳排放考覈節點,該行測算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速分別約爲25%、40%、50%時,平均碳排放值高於、接近、超額完成目標值,屆時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分別約爲26%、29%、32%。
需求預期差2:光儲平價推動儲能持續性。本輪光儲LCOE大幅下降驅動儲能需求快速增長,在經濟水平相對較低、對經濟性的敏感度更高的亞非拉等新興市場的彈性更爲明顯。綜合考慮經濟水平、光照條件、電源結構、電價水平,該行認爲亞非拉新興市場的儲能需求將持續景氣。
歐洲財政及海外政策風險導致需求可預測性較低,供給較難成爲剛性約束,但可預測性更強。據供需平衡測算,鋰電各環節過剩幅度均在25年減輕,產能出清即將完成。
建議關注:寧德時代(300750.SZ)、億緯鋰能(300014.SZ)、中偉股份(300919.SZ)、尚太科技(001301.SZ)、湖南裕能(301358.SZ)、科達利(002850.SZ)、德方納米(300769.SZ)。
風險分析:宏觀經濟風險、歐洲動力需求不及預期、海外貿易保護及政策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