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症譜系障礙長大了會好嗎?

孤獨症譜系障礙包括典型孤獨症、高功能孤獨症和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孩子。核心症狀包括社交交流和社會交往障礙(社交互動中的言語和非言語交流的行爲,社交互動的發起,維持,社會交往的理解,社會情感的分享等)和狹窄、刻板與重複的興趣行爲(特殊的愛好、特殊的愛好程度、生活上的刻板,感覺方面不同的興趣或損傷)。這些症狀的表現會隨患者的智力水平、年齡、後天學習環境而有不同表現,有的孩子還會有一定的“特長”而掩蓋了疾病的嚴重程度,導致一些家長認爲我們的孩子只是某個方面不如同齡的孩子,不必去做教育訓練,長大了就會好了。

那麼孤獨譜系障礙的孩子長大了就會好了嗎?聽聽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專家聞芳副主任醫師怎麼說。

孤獨症譜系障礙屬於神經發育性障礙,其病因和發病機制非常複雜。該類疾病是一個遺傳因素爲主,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導致的結果,既往研究顯示,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異常導致了腦功能障礙,從而導致該疾病的發生。

1.神經病理學異常:孤獨譜系障礙患兒雙側邊緣系統神經細胞體積縮小,充填密度增加;海馬和杏仁核存在細胞學異常;新小腦浦肯野細胞不同程度缺失;腦幹發育異常,面神經核和上橄欖體幾乎完全缺失等。

2.腦結構異常:在腦結構研究方面發現,孤獨譜系障礙患兒的腦發育軌跡不同於正常兒童。在出生時孤獨症患兒腦的大小正常,出生後比一般嬰幼兒增長迅速,2-4歲時約比一般嬰幼兒大5%-10%,額葉皮質、顳葉皮質、杏仁核體積大於同齡正常發育兒童。但是隨後腦生長速度明顯減慢,6歲之後至成人只略增長5%左右。

3.腦功能異常:孤獨症患兒存在多個腦區的局部腦功能、不同腦區間功能連接及腦神經網絡功能連接的異常。眶額葉皮層、顳上回以及杏仁核等組成的社會腦網絡功能異常,由此可能導致孤獨症患兒存在社會認知缺陷。鏡像神經元網絡功能障礙影響患兒的模仿、意圖識別、共情等高級社會認知和語言功能。

正是由於上述一系列腦發育的異常,患兒纔會出現孤獨症譜系方面的症狀,雖然具體機制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探討,但卻證明了該障礙不是一種隨着年齡增長就能自愈的疾病。既然孤獨症譜系障礙長大了不會好,目前對這個孤獨症譜系障礙的干預還很有限,以教育訓練爲主,那麼確診後進行科學的教育訓練尤爲重要。

1.教育訓練必須要有組織有計劃長期進行,醫學界認爲,對孤獨症譜系障礙的兒童的干預訓練黃金階段是2-6歲。無論什麼年齡發現,都要每天干預,至少持續到6週歲。有的家長認爲孩子長大了就會好了,或者是做了幾個月的訓練發現效果不明顯就放棄了,這些觀念都是對於患兒的進步是不利的。

2.教育訓練要以社交爲中心的干預,全面訓練,全面發展,有的家長只給孩子做感統訓練,這顯然沒有抓到訓練的重點,怎麼會有明顯的效果呢。

3.干預過程中要以正規的訓練機構聯合家庭訓練共同完成。機構干預能確保早期、密集的有效干預模式的基礎,發揮專業優勢,將專業的內容做深入。家庭干預發揮場景優勢,將掌握的技能做泛化,是維持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可持續成長的保障

目前,很多孤獨症譜系障礙的行爲模式治療在我國得到了很好的應用,有些干預會把各種方法組合起來,形成了綜合的療法。由於這些療法的實施,我們發現越來越多低年齡的孩子和輕中度孤獨症的孩子有了很大的改善,孤獨症的孩子不再認爲診斷孤獨症就沒法治療了,改善了過去孤獨症孩子的不良預後。所以家長們千萬不要因爲錯誤的認知而延誤了患兒的治療。

參考文獻:

[1]陸林。沈漁邨精神病學(第6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

文字|精神心理科 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