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美元霸權之外,人民幣另立山頭的挑戰

工商社論》

最近這段時間各種關於美元地位滑落的新聞層出不窮,連美國財長葉倫都擔心對俄羅斯等國實施經濟制裁,恐損及美元在全球的主導性。眼見挑戰美元霸權的勢力興起,但問題的另一面是:誰能動搖美元?挑戰者需具備哪些條件?人民幣可能的角色是什麼?

美元問題由來已久。做爲國際間最主要的儲備貨幣,美國有享用不盡的鑄幣、發債等其他國家不能企及的貨幣特權,這也給與美國最爲人詬病的、看似爲所欲爲的貨幣政策特權-需要紓困就量化寬鬆,無限貨幣供給;面對國內通膨壓力就急速升息-由於美元是主要的交易貨幣,世界各國只得隨其載浮載沉。早在大半個世紀前,以霸氣著稱的法國總統戴高樂就曾對美元獨享此「囂張的特權」深表不滿。

即便問題與批評不斷,美元的主導地位卻始終穩固。從其他主要貨幣與美元在國際金融活動的佔比來看,美元領先的幅度仍相當大。以跨境貿易爲例,根據SWIFT統計,2022年全球跨境貿易結算的幣別中,美元獨佔84.84%,居次的歐元佔6.31%,位居第三的人民幣則僅佔3.91%。雖然不同統計單位的數據略有區別,但美元佔比遙遙領先是毫無疑問的。其他如全球央行儲備資產、每日外匯交易量、全球消費支付等項目的幣別佔比,美元也是獨佔鰲頭,

至於人民幣,雖然國際支付佔比仍低,但發展卻引人矚目。從2016年人民幣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IMF)特別提款權(SDR)的貨幣籃之後,即等於被認證爲全球五大強勢貨幣之一。此外,隨着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如火如荼,人民幣在國際間的流通成長快速。以全球跨境貿易結算爲例,人民幣在2021到2022年一年之間即增加兩倍,增速可觀。再加上近年中美博弈、戰略競爭白熱化的大環境,人民幣在後美元霸權時代的地位也就成爲話題。

人民幣可能的角色是什麼?能取代美元嗎?客觀來說,這恐怕還是相當遙遠的目標。以美元崛起的經驗爲例,成爲首要國際通貨,需有諸多條件配合。美元霸權的形成乃奠基於以下因素:

1、貨幣體系:二戰後藉由佈列敦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美元被確定爲國際儲備結算的主要貨幣。在該體系下,美元與黃金掛鉤,而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與兌換,確立美元中心的基礎,加上IMF爲主的支援系統,即便佈列敦森林體系在70年代終止,但已無礙美元地位。

2、貨幣流通:霸權貨幣需能流通全球。二戰後的美援歐洲,形成歐洲美元;政治力與石油交易,形成中東的石油美元;與許多東亞國家的長期貿易逆差,形成亞洲美元。從歐洲美元、石油美元到亞洲美元,美元因而在國際間大量流通。

3、大國地位:在二戰後的幾十年裡,美國是全球最強大的經濟體和軍事大國。美國的經濟實力和全球軍事存在爲美元提供強而有力的信用保證

4、金融市場:貨幣不僅用於計價與儲備,也是商品。美國擁有全球最大且高度自由化的金融市場,足以支撐大量的國際投資和美元計價的金融商品。

借鑑美元成爲全球通貨的歷史經驗,可知現階段人民幣欲取代美元的難度甚高。首先,做爲金融管制國家,人民幣計價的金融市場能有多少自由交易空間?再者,中國雖爲世界第二強國,但國際對其政經體制的信任仍不足,連帶影響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再就全球通貨的流通與儲備的角度而言,必須是當其他國家擁有大量的人民幣結餘存底時,即中國需以人民幣進行貿易,且進口額大於出口額。但現階段中國能接受貿易赤字,成爲入超國嗎?

附帶一提的是,中國雖取代美國成爲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但中國向沙烏地阿拉伯等產油國購買的石油仍以美元計價。雖然石油人民幣的話題甚囂塵上,但實際上仍未有具體行動。至於貨幣體系以及貨幣安全系統,如貨幣基金的建立等,就是另一個更浩大的工程了。

就此推論,現階段人民幣合理的定位不在取代美元,而是在美元霸權之外,另起爐竈:一、嘗試類似中國與俄羅斯石油交易以雙邊本幣進行國際交易,最後逐漸過渡到人民幣結算。二、與更多國家簽署雙邊本幣合作;三、與友好國家集團(如金磚國家)研擬某種超越主權貨幣的結算機制並開始建立貨幣基金體系;四、推動以加密貨幣或SDR等爲基礎的國際儲備形式,這也是中國早在十年前就提出的主張。五、持續透過外援、貿易、投資等推進人民幣的國際流通。

所以,可見的未來,美元大概仍高居霸主地位無疑。至於人民幣能否撼動、取代美元,則還言之過早。不過以人民幣爲首,越來越多的國家正醞釀將國際貨幣體系從美元中心推向多元化,卻是值得關注,且確實正在發生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