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費率改革一年降費效果顯著 第三階段已啓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龐華瑋 廣州報道

降費是近兩年公募基金的大趨勢,近期降費潮再度來襲。

據不完全統計,10月以來,有近30只指數型基金宣告降低管理費、託管費。值得一提的是,當前指數基金已躍升爲降費主角。

而備受矚目的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的第三階段銷售費用改革或已悄然啓動。目前已經有部分基金開始降低銷售費用費率,包括申購費率和銷售服務費率。

業內人士指出,第三階段銷售費用改革的推動將是最困難的,但這是大勢所趨。從長期來看,以營銷費用爲核心的銷售驅動模式會逐步退出,而以產品力、品牌力滲透客戶心智的銷售模式則會逐步崛起。

指數基金成降費主角

在去年主動權益基金完成全面降費之後,今年被動指數基金成爲降管理費的主角。

11月6日,易方達基金髮布公告,自11月7日起,調低旗下科創創業ETF(159781)、中國A50ETF(563000)、中盤ETF(510130)及相應聯接基金的費率。以上6只產品的管理費年費率由0.5%調低至0.15%,託管費年費率由0.1%調低至0.05%。

“本次費率調整有利於降低投資者的持有成本,更好滿足廣大投資者的投資理財需求,提升投資者獲得感。”易方達基金指數研究部總經理龐亞平表示。

這並非個別現象,據不完全統計,僅10月以來,已有近30只指數基金宣佈降費,並採用“0.15%+0.05%”的最低費率模式。包括華安基金、富國基金、銀華基金、華夏基金、博時基金、鵬華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

業內人士認爲,今年指數基金出現爆發式增長,以ETF爲例,規模由年初的2.05萬億元,上升至11月6日的3.67萬億元,規模暴漲近80%。對於大發展的被動指數基金,各家基金公司紛紛跑馬圈地,爭搶佈局,競爭激烈,未來或有更多指數基金跟進降費。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分析,基金降費有三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響應監管層要求,讓利於基金持有人;另一方面是營銷需求,通過降費可以吸引一部分投資者認購;另外,行業競爭加劇也是導致費率下降的一大原因。

不過,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爲,相對於主動權益基金的競爭力主要集中在業績,指數基金更適合通過降費來提高競爭力。

“像ETF之類的指數基金,因爲它們規模增長很快,加上本身成本比較低,屬被動投資,所以比較適合通過降費率來吸引資金。”楊德龍說。

一位公募人士也表示,“ETF費率是公募基金中最值得降費的方向之一,長期來看,ETF費率一定會降到‘0.15%管理費+0.05%託管費’。”

其舉例,從中證A500ETF這次發行就能看出來,各家統一一降到底,達到“0.15%管理費+0.05%託管費”。

事實上,被動指數型基金未來還有很大的降費潛力。Wind數據顯示,股票型被動指數基金中,有383只管理費爲0.15%,佔比僅14.48%;有480只託管費率爲0.05%,佔比18.15%。

“我們發現,其實市場上很多規模比較大的寬基還有很大的降費空間,實際上國家隊持倉的很多產品,費率不是最低一檔,比如匯金持倉的滬深300ETF,僅有易方達旗下的滬深300ETF費率降到最低了。”上述公募人士說。

此外,上述公募人士還指出,除ETF之外,純債基金的費率也是業界關注降費的方向之一,其理由是,“債券的長期收益率中樞在下行,可能以後底層資產的票息只有不到2%,如果再不降費,最終會導致買債基不如銀行定期存款,所以純債基金的降費是必然。”

基金降費效果顯著

公募費率改革一年多,基金降費效果顯著。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5日,全部基金(統計各類份額)平均管理費率由年初的0.7379%降至0.7164%,託管費率由0.1440%降至0.1403%,銷售服務費率由年初的0.3544%降至0.3438%。

其中,被動指數型基金平均管理費率由年初的0.5096%降至0.4834%,託管費率由年初的0.1029%降至0.0985%,銷售服務費率由年初的0.2832%降至0.2644%。

而作爲主動權益基金代表的偏股混合型基金,由於自2023年7月以來陸續下調管理費、託管費至1.2%、0.20%以下,因此今年以來這兩大數據基本不變,但對比2022年初則變化巨大。

Wind數據顯示,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管理費率由2022年初的1.4569%降至1.1859%,託管費率由2022年初的0.2395%降至0.1966%。

從公募基金整體情況來看,目前股票指數基金,每年的管理費大部分爲0.5%,不過,大約15%左右的股票指數基金已經降到了行業最低水平0.15%。

而股票指數增強基金,老基金的管理費大多是每年1%或1.2%;新成立的基金主流降至每年0.8%,有的甚至每年0.5%,比如“滬深300增強策略ETF”、“中證500增強策略ETF”等。

此外,QDII基金中,港股管理費主流是每年0.5%;其他海外管理費主流是每年0.8%。

而債券指數基金的主流收費是每年0.2%或0.15%。

降費是近兩年公募基金的大趨勢。

不過,基金費率不是越低越好。

楊德龍表示,“基金行業還是要保持一個合理的費率,如果降幅過大,導致基金公司生存困難,或者是無法配置比較有能力的好的基金經理,可能也會最終反映在基金業績上,所以行業一方面降費讓利於民,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有一個合理的底線,不能說降得越低越好。”

自基金降費改革以來,權益類基金佔比比較大的基金公司,特別是中小基金公司,受到降費的影響非常大,營業收入和利潤都出現較明顯下降,特別是利潤下降比較厲害。

楊德龍認爲,這兩年基金的降費成爲一個趨勢,基金公司要積極的應對,要把業績做好,把投研能力提高,讓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通過業績增長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認購,從而提高規模,減少降費對基金公司收入和利潤的影響。

“要通過業績來征服投資者,而不是靠低費率來吸引投資者,這是基金公司應對的一個重點。實際上相對於基金的業績回報來說,費率高一點或低一點,對於投資者的投資回報影響並不太大,重點還是要提高投研能力,提高基金的業績,這纔是關鍵。”楊德龍說。

基金試水費率改革第三階段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分三步走,按照“管理費用-交易費用-銷售費用”的實施路徑分三階段推進。

第一階段以管理費、託管費爲核心。2023年7月8日啓動,降低主動權益類基金費率水平,新註冊產品管理費率、託管費率分別不超過1.2%、0.2%。

第二階段以公募基金交易佣金爲核心。調降基金股票交易佣金費率,具體包括佣金降費(預計分倉佣金萬八降至萬五)、分配比例上限由30%降至15%,限制“佣金換渠道、換服務”、30%的單一分倉等操作。

王禕表示,公募基金降費的第一階段降低了權益類公募基金的管理費率和託管費率,降低了投資者的持有成本。第二階段降低了交易佣金費率,降低了投資者的交易成本。這兩步都給投資者帶來了利好。

據業內人士估計,前述兩階段費率改革舉措每年累計可爲投資者節約成本約2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公募基金第三階段銷售費用改革或已悄然啓動。

目前已經有基金開始降低銷售費用費率,包括申購費率和銷售服務費率,例如博時富華純債持有金額小於100萬元的申購費率由0.8%下調爲0.4%,廣發滬深3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聯接基金F類份額等5只基金銷售服務費年費率從0.1%下調至0.01%。

對此,一位資深公募人士指出,目前一二階段基金費率改革工作推進相當順利,很多公司產品近期都增設了E、F份額,以更低的銷售服務費和更靈活的贖回時間服務客戶需求。但對於產品結構比較單一的公司,可能影響較大,比如主動權益基金佔比較高的公司。

王禕認爲,銷售費用費率改革會對銷售渠道的收入有較大影響,對本身銷售能力強的公募基金公司也有一定影響。對於投資者而言,降低費率提高了投資者的實際收益。

楊德龍介紹,銷售費用的費率改革正在推進,估計年底之前可能會逐步落地。

楊德龍指出,銷售費率下降之後,對於銷售機構的影響會比較大。一些存量規模較小的銷售機構可能難以爲繼,銷售渠道的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降銷售費用之後,通過銷售基金獲得的收入會減少,這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銷售渠道賣基金的熱情,給基金公司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還是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調整銷售策略,相信銷售機構也會有相應的應對辦法。

一位北京基金公司人士指出,從三個階段的基金費率改革來看,第三階段銷售費用改革的推動是最困難的,但這是大勢所趨。

“現在代銷機構的利潤越來越薄,整體收入呈收縮之勢,但業務的合規風險越來越低,換言之現在基金營銷越來越規範,這對投資者是利好,因爲中間業務的費用少了,投資者變相獲利就多了。以後賣產品,很多時候就不再拼銷售費用,而要更多拼產品業績和公司品牌。長期來看,以營銷費用爲核心的銷售驅動模式會逐步退出,而以產品力、品牌力滲透客戶心智的銷售模式則會逐步崛起。”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