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降費大幕開啓 招商銀行推出公募基金買入費率一折起

本報記者 郝亞娟 張榮旺 上海、北京報道

7月18日,在招商銀行舉辦的“2024財富合作伙伴論壇”上,招商銀行黨委書記、行長王良宣佈,招商銀行堅定不移推進財富普惠,代銷公募基金將全面實施買入費率一折起。

值得一提的是,公募基金費率改革也迎來一週年。去年7月,中國證監會表示,全面優化公募基金費率模式,穩步降低行業綜合費率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銀行降低公募基金買入費率,一方面是進一步深化金融普惠理念,降低大衆投資公募基金的交易成本,吸引更多長尾客戶參與、分享資本市場的發展紅利;另一方面,隨着居民收入及財富持續增長,財富管理業務將面臨重大發展機遇,銀行藉此提升代銷業務的競爭力,促進銷售量增長,以量補價提升收入。

專家:未來會有更多的銀行跟進

“此次招商銀行推出基金買入費率全面一折起,其範圍囊括線上線下全渠道、基金品種全品類和認申購等費率類型,是招商銀行堅持金融爲民,深入貫徹落實金融普惠,踐行金融高質量發展,推進‘價值銀行’戰略的重磅舉措。”王良表示。

除了降低成本,王良指出,招商銀行還不斷擴展基金代銷數量、升級資產配置服務體系來滿足投資者的配置需求。王良介紹,爲提升客戶基金配置的科學性,招商銀行秉持“以資產配置服務爲綱”的理念,推出並持續升級“TREE資產配置服務體系”,形成以資產配置與持續再平衡檢視爲核心的服務範式,爲不同風險等級及家庭財富階段的客戶提供個性化的資產配置方案,幫助客戶樹立“長期投資,均衡配置”的理念,助力客戶穿越週期。

《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注意到,此前亦有銀行宣佈降低公募基金買入費率。如7月初貴州銀行發佈公告稱,對代銷的所有公募基金產品(以下簡稱“基金”)的申購費率和定投費率進行1折費率優惠,活動時間爲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適用產品爲貴州銀行2024年度內代銷的所有基金。

私人財富師武蘇偉指出:“銀行降低基金買入費率,一是可以降低投資者的買入成本,提高其購買基金的意願;二是順應基金銷售市場,目前,隨着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一些專業的基金銷售機構很早就推出基金費率一折起的優惠活動。”

招商銀行推出這一活動,將如何影響市場?中國銀行研究院銀行業與綜合經營團隊主管邵科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未來會有更多的銀行跟進,主要原因有:第一,應對市場競爭。招商銀行在財富管理市場具有較大影響力,其降費舉措將能引導部分銀行跟進,以保持市場份額和競爭力。同時,伴隨着統一監管的持續推進,理財、基金、保險等各類資管公司的監管差異縮小,大資管行業進入全面競爭時代。近年來,多家銀行理財公司推出降低管理費率舉措,對基金銷售帶來一定競爭壓力。第二,滿足客戶需求。在當前低利率環境下,客戶對資管產品代銷費率下調的需求較爲迫切。此外,長尾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日益提升,爲銀行帶來新的業務空間,降低基金買入費率將成爲重要拓客手段。

降低投資者交易成本+提升服務能力

隨着公募基金費率改革持續推進,財富管理行業的參與機構都受到影響。

中金公司指出,公募基金全產業鏈收入各類費用由基金產業鏈上各個參與者收取,其中管理費爲基金公司收取,同時基金公司需要從中劃分一部分客戶維護費支付給代銷渠道、證券交易佣金支付給券商,而託管費用主要由銀行等託管機構收取,銷售服務費、認申購費、贖回費視基金銷售方式而定,直銷情況下由基金公司收取,代銷情況下可以由基金公司和代銷機構協議分配方式,目前主要由渠道收取。

對投資者而言,普益標準認爲,降費讓利對投資者的直接影響是階段性且相對有限的,理性的投資者並不會僅僅根據費率水平來選購和繼續持有理財產品。長期來看,投資者預期目標的實現更爲重要,良好的業績表現才能真正增加客戶黏性。2023年7月以來,資管行業迅速推進的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對財富管理產生了深遠影響,理財公司跟進調降產品費率則順應了這一重要的市場監管趨勢。綜合費率的降低與薪酬制度的規範,長期將倒逼理財公司降本增效,聚力提升投研能力,投資者也有望從這一趨勢中獲益。

在武蘇偉看來,不管費率如何降低,最重要的是讓投資者掙到錢。降低費率,短期可激發投資者的購買熱情,長期來看,長期穩定的收益纔是財富行業健康發展的必要因素。

“降低公募基金等資管產品的代銷費率並不是提升財富管理業務競爭力的唯一手段,銀行還可以通過全方位提升客戶服務能力、推薦更加滿足客戶需要的優質投資產品等手段提升財富管理業務的價值,以高附加值服務獲取相應較高的費率。”邵科如是說。

招商銀行方面指出,財富管理與資產管理是我國金融業轉型的重要方向,具有巨大發展空間。我國金融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低利率、低利差環境下,傳統存貸款業務挑戰巨大,而養老金融前景廣闊,居民和企業對財富保值增值的需求巨大。2023年資管產品總規模超過14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近7%,預計2030年有望達到300萬億元,對財富資管機構而言蘊含大量的機會。

(編輯:朱紫雲 審覈:夏欣 校對: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