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文化去旅行|三岔河口“溯源記”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天津10月1日電(記者劉惟真)“三岔口,停船口,南北運河海河口。貨船拉着鹽糧來,貨船拉着金銀走,九河下梢天津衛,風水都在船上頭……”渤海灣畔,這首朗朗上口的古老民謠至今仍在流傳。

依河而建、向海而興,天津自古漕運發達、商貿繁榮,河與海孕育了這座城的人文底蘊、工商傳統、精神內核與民俗民風。國慶假期來臨,不少遊客專程來到天津市紅橋區,從南運河、子牙河、北運河交匯的三岔河口起始,一路回望津沽古往今來的傳奇故事。

細品“煙火氣”,回溯民俗之源

晨光熹微,運河不遠處的西北角地區已早早醒來。鍋巴菜、老豆腐、煎餅果子……小小窗口送出的一份份熱騰騰的早點,爲本地人與外來客開啓了美好的一天。

西北角商家在製作老味茶湯。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西北角地區共有商戶318家,其中254家從事食品經營行當。小小攤位、簡單門面,一位位身懷絕技的“大師傅”就隱於街巷之間。

炸糕、甑糕、涼果、驢打滾……沽上德盛黏食店新擺出的各色糯嘰嘰的小糰子吸引了不少顧客的目光。品牌負責人石勝武說,從1865年起,家中四五代人一直在傳承祖傳的老手藝,看到顧客豎起的大拇指,自己的心裡總是甜滋滋的。

“每個窗口每天就能迎來四五百位顧客,平日裡,我們製作的糕點常常到了下午就已售空。”石勝武笑道,除了“老朋友”,近些年店鋪的“新粉絲”也越來越多。

如今,西北角已成爲天津市的一張特色美食名片,節假日期間日均客流量超過10萬人次。爲了充分展現街區的歷史底蘊,當地也推出了一系列服務保障舉措。

經營者於先生在街區的文創產品商鋪內工作。新華社記者 劉惟真 攝

“我們精心製作西北角特色美食地圖,同時強化安全保障、提升市容環境,對核心區域部分牆體進行了彩繪等微更新。”天津市紅橋區鈴鐺閣街道宣傳文化辦公室負責人吳其佑說,街道內還新開設了紅石榴展館、煎餅果子體驗館,讓遊客沉浸式體驗街區的歷史文化、民俗風味與非遺技藝,受到廣泛歡迎。

漫步“三岔口”,解鎖歷史之源

秋意漸濃,微風掃動“天子津渡”遺址公園內的片片落葉,遊人悠然自得地漫步其間。

園內的一塊石碑,記錄着天津建城之初的故事——明朝時期,燕王朱棣渡直沽、取南京,發動了靖難之役。朱棣稱帝后,因直沽海運商舶往來宜設軍衛,自己也曾自此濟渡滄州,因而將此地命名爲天津,意爲“天子津渡之地”。

“天子津渡史稱北碼頭渡,是天津的八大官渡之一。明朝遷都北京後,大量物資隨之沿運河北上,三岔河口也成爲通達南北的重要漕運樞紐之一。”天津市紅橋區文物保護中心幹部王冬說。

河流在這裡交匯,歷史也在這裡共鳴。三岔河口地區曾是天津的經濟中心、交通樞紐,也是最初的貨物集散地、居民聚集區。如今在此遠眺,仍能望見城市的過去與未來。

近年來,爲了更好地傳承運河文化,紅橋區文化和旅遊局在“天子津渡”遺址公園舉辦了一系列人文活動,通過朗誦、寫生、攝影、音樂會等形式,多角度展現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氣質。

國慶假期前夕,天津市紅橋區還組織專家,深入挖掘、系統梳理紅橋“源文化”內涵,打造“天津之源看紅橋”品牌,梳理出首批47個文化點位、9條文化輻射線、9個文化片區,三岔河口等點位也在其中。

遊船在三岔河口航行。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運河與天津城市發展的歷史密不可分。天津因運河而生、因運河而興,運河也必將爲津城帶來新的動能與活力。”紅橋區檔案館史志年鑑科科長溫鵬說。

聆聽“鑄鐵聲”,尋覓工商之源

沿三岔河口前行,在如今的社區民居間、曲徑通幽處,藏着一座小巧精緻的建築——三條石歷史博物館。

三條石地區是華北民族工業的搖籃之一。19世紀中葉,這裡開始出現爲船家、客商和居民生活服務的鐵匠作坊,20世紀初逐漸形成了以鑄鐵和機械製造業爲主的工廠和手工作坊聚集地。鼎盛時期,三條石地區聚集了大大小小300餘家鐵廠,成爲遠近聞名的鐵廠一條街。

三條石歷史博物館。新華社記者 劉惟真 攝

從金聚成鑄鐵廠、郭天成機器廠等老作坊紛紛開設,到合併而成的農業機械廠、汽車發動機廠等逐步興起,三條石的歷史印刻着民族機器工業發展的足跡。站在館內復刻展陳的一盞由三合成桅燈廠生產的青色桅燈前,館員曹可潤將“燈光”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

“當時外國公司壟斷了我國煤油市場,聯手導致煤油價格飆升,百姓消費不起。爲此,三條石地區的民族實業家制造生產了以菜籽油爲燃料的桅燈,還編寫油燈曲,號召人們‘用國貨、揚國光’。”曹可潤說,三條石地區的工業歷史,展現了我國實業家自立自強、艱苦奮鬥的精神,也激勵着前來參觀的衆多遊客。

以橋之名,以河爲引。如今,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正爲紅橋區文旅發展帶來勃勃生機。“未來,我們準備將遍佈紅橋的‘源文化’點位串珠成鏈,形成City Walk路線,讓三河五岸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可觸摸、可傳播、可賡續。”紅橋區委宣傳部部長宮璐璐說。

海報設計:實習生高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