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氣爆10年 工業管線何時落日

爲紀念高雄氣爆,凱旋路與三多路口設立地景藝術「記憶的漣漪」,此處當年是救災前進指揮所。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雄氣爆本月滿10週年,代位求償官司仍在進行中,地球公民基金會調查,高雄14個行政區地底,仍有71條、900多公里長的石化管線!公民團體、學界不約而同質疑,中油五輕已關廠、大社石化工業區尚未降編,臺灣石化業排碳量居全球第9名,石化管線何時會有落日條款?高市府經發局迴應,市府積極推動石化工業升級及轉型,未來不會再新增工業管線。

高雄氣爆10年前奪走32條人命,經歷意外的民衆至今餘悸猶存,住三多路的譚家母子說,「很恐怖,像炸彈炸過,跟世界末日沒兩樣」,多年來還是沒有安全感,希望最好不要有工業管線存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昨辦論壇 ,從法制、治理與社會等多重面向回顧事件,併爲工業管線管理把脈。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王敏玲說,五輕已經關廠、期待大社工業區快降編,市區管線密密麻麻,至今沒看到管線落日規畫,讓人心情複雜。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副教授吳明孝說,早期沒分油管及工業管線,所以工業管線無法可管,高雄獨自承擔1980年至1990年經濟發展的環境風險與成本。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邱花妹說,各界期待石化管線移出市區,高雄市產業要華麗轉身,政策上需有取捨。

參與論壇民衆詢問,高雄地下管線何時可移除?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王宏榮說,管線「落日條款」涉及高雄產業轉型議題,石化業是民生產業火車頭,市府已督促朝低碳化發展,透過產業空間重構,減少管線經過人口稠密區。目前高市收費管線長932公里;市府2015年成立管線安全(OPS)辦公室,歷年通報2800多件、實際外泄約200件,多半爲瓦斯管線。

另高雄氣爆案法律扶助總召孫健萍揭露,當年選擇國賠的受災戶不僅勝訴,獲賠金額比市府代位求償還高,凸顯當年市府主張代位求償,只爲降低自身責任,未顧及受災戶最佳利益。市府對此表示,市府分6大案提代位求償,訴訟逾9年尚未確定,顯示已避免民衆直接面對冗長的訴訟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