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就業圖譜:強二線城市成首選,基層、縣鄉小企業就業受支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陳潔 實習生嚴如月 廣州、成都報道金秋9月,2025屆高校畢業生的秋招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不過,和他們競爭就業崗位的,不乏2024屆的未就業畢業生。

“下一步,我們將以未就業畢業生就業服務攻堅行動爲抓手,在政策落實、招聘對接、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續發力,促進青年就業創業。”9月24日,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負責人宋鑫表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後瞭解到,高校畢業生就業困境之下,慢就業、回家當“職業子女”等也成爲選項之一。因爲對很多非本地的高校畢業生來說,留在大城市需要承擔相對高的成本,一些畢業生寧可回老家一邊考公、考編,一邊等待新的就業機會。

“選擇城市的背後確實是成本與機會的權衡。一些大城市雖然提供較高的薪酬和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但生活成本也相應較高。建議畢業生充分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財務狀況和生活偏好來做出選擇。優先級最好還是要着眼於人生長期的規劃。”中公教育相關專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目前,國家層面也在推動高校畢業生在基層、縣鄉小企業就業。9月25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以下簡稱《就業意見》)發佈,提出要拓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成才渠道。鼓勵青年投身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創業,有條件的地方可對到位於縣鄉中小微企業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機會與成本的權衡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8月,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爲18.8%,這一數字較2024年7月的17.1%上升1.7個百分點。

這背後,存在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就是在就業機會相對多的大城市留下來,面臨的成本難題。對於不少找工作的高校畢業生來說,留在大城市就業的第一個難題,就是租房。

“我已經在杭州就業。在選擇這個城市的時候,會着重考慮這個城市自己想做的工作多不多,這個城市有沒有自己的朋友。”畢業兩年的楊元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他是本科學歷,工作每月收入超過7000元,“而留在這個城市,房租算是我最大的成本,我只能承受不超過2500元/月的房租,因此我滿意的房子幾乎都是超預算的。”

對剛剛畢業的胡俊來說,房租也是一個難題。“我是研究生學歷,目前在重慶一家市屬國企工作,扣完稅和公積金後到手也就5000多元。因此,房租就是我目前生活最大的成本,每個月1500元左右。”

相對來說收入更高的餘晴,則選擇在廣州就業。“我選擇這座城市的原因是就業機會多,經濟發達,還有就是以後的發展前景廣闊。”餘晴表示,她每個月收入達到1.5萬元,因此房租儘管每個月接近3000元,負擔仍然相對可以承受。

光大證券近期發佈的一份研報,據Wind數據統計,2024年8月北京、上海、深圳、廈門住宅平均租金分別爲120.5/月/平米、107.4/月/平米、97.2/月/平米、46.9元/月/平米。從價格上來看,一線城市的租房價格確實偏高。

在這樣的情況下,爲了留在大城市,一些高校畢業生將目光瞄準了大城市中心的“老破小”。

“6月是畢業季,6月以來我這邊畢業生租房的要比平時多一些。”成都一家房地產中介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的記者,“不過大學生的預算普遍不高,只租單間一般多爲幾百元一個月,很少超過1500元的。現在城市中心的‘老破小’還挺受他們歡迎的,因爲一方面交通便利,一方面房租便宜。”

儘管如此,更多的高校畢業生還是希望在住宿舒適度、交通便利性、性價比等多方面做出權衡。

“我不太會考慮老破小,因爲感覺環境一般都不太好,也不太安全。”餘晴表示,“但我知道同等面積下,老破小肯定比新樓盤的房子便宜。”

胡俊則表示,他會考慮“老破小”。“相對往年,我瞭解到今年租房是比較容易的,因爲房源多,客源相對少一些。”

據一些房地產中介反應,今年的租房市場確實受困於畢業生就業的壓力,一方面房租“旺季不旺”,另一方面出現了一些畢業年限比較短、缺乏積蓄的畢業生申請延期繳納的案例。

因此,相較於租房成本偏高的一線城市,強二線城市近幾年頗受畢業生青睞。中公教育專家表示,大多數畢業生在選擇就業城市會考慮個人職業發展、生活成本、政策支持以及就業穩定性等因素。從近幾年來看,他們越來越傾向於選擇強二線城市,這些城市發展活力強、生活成本較低,還會釋放一些人才的優惠政策,形成了對應屆畢業生的“虹吸效應”。

“一線大城市雖然提供了豐富的就業機會,但同時也伴隨着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激烈的就業競爭。許多畢業生,特別是那些追求穩定生活和工作環境的人,可能會更傾向於選擇生活成本較低、競爭壓力較小的城市。”中公教育專家表示。

促進區域間就業均衡發展

目前來看,以租房成本爲代表畢業生的就業成本,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意願。但是,多位接受採訪的高校畢業生也指出,大城市的就業機會確實相對於自己的家鄉更多、更好。

怎麼辦?推動就業機會更爲均衡,是一個解答。

《就業意見》提出,提升區域協調發展就業承載力。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加快形成一批服務融通、政策貫通、渠道暢通的就業集聚區和增長極。引導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從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轉移,加大對革命老區、邊境地區、資源枯竭地區等政策傾斜,促進區域間就業均衡發展。

引導高校畢業生“下基層”,也是重要的一環。《就業意見》提出,鼓勵青年投身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創業,有條件的地方可對到位於縣鄉中小微企業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此外,《就業意見》提出,壯大縣域富民產業,推出一批適應鄉村全面振興需要的新職業,注重引導外出人才返鄉、城市人才下鄉創業,實施以工代賑,加快形成雙向流動、互融互通的統籌城鄉就業格局。

中公教育專家表示,隨着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類資源下沉到縣城,縣城各類設施配套也非常齊全。基於發展的需求,這些地區對於高學歷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爲了吸引和留住這些人才,地方政府紛紛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比如提供購房補貼、稅收減免、創業支持等,這些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地區的人才吸引力。

“目前來看,在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畢業生對於穩定就業的需求更爲迫切。縣域地區提供的公務員、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崗位,因其穩定性和福利待遇,成爲許多畢業生的首選。”中公教育專家表示。

不過,整體來看,除了一線城市和強二線城市,畢業生對於三線及以下城市和縣鄉的就業青睞度仍然偏低。

根據獵聘的就業報告,2024屆高校畢業生理想工作城市中,二線佔比15.94%,三線及以下城市僅佔比4.16%,還有一些則傾向於去港澳或者其他地區就業。

中公教育專家表示,面對畢業生就業壓力和高昂租房成本,部分地方政府綜合施策,從提供租房補貼、建設人才公寓,配套實施見習崗位計劃、加強職業培訓和指導等多方面鼓勵企業吸納畢業生,以降低應屆畢業生的生活壓力。

近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啓動了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專場活動,國慶後還將組織金秋招聘月等專項服務,各地也將開展一批專業化、行業性、區域性的系列招聘,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

(應採訪者要求,楊元、胡俊、餘晴均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