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智駕,開打「硬核」戰
一直以來,高階智駕的「規模化普及」何時到來,硬件的「軍備競賽」和系統「降本增效」長期處於博弈狀態。
其中,作爲關鍵環節之一,傳感器配置以及相應的感知算法技術迭代升級是最具看點的部分。以特斯拉、百度Apollo爲代表的純視覺技術路線陣營玩家,在此輪博弈中,優勢凸顯。
01第一性原理看技術演進
衆所周知,高階智駕的最大爭議,就是激光雷達。
比如,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一直堅定地反對激光雷達,甚至多次在公開場合貶低激光雷達,比如:“激光雷達毫無意義,對於自動駕駛汽車來說沒有必要”。
而特斯拉對“第一性原理”堅持(人類駕駛員在執行駕駛任務的時候,主要依靠視覺,另外加上兩個耳朵),也成爲行業內真正意義上第一個在量產車上實現“純視覺”高階智能駕駛方案的車企。
尤其是近年來BEV+Transformer這種全新感知範式的上車(已經得到行業的普遍認同),再加上時序信息以及Occupancy Network(佔用網絡)的推出,進一步增強視覺的3D感知性能提升。
而更爲關鍵的是,高階智駕的普及,需要足夠的性價比優勢。相比而言,激光雷達即便目前已經實現500美元的量產交付,但對於車企來說,還不夠。
事實上,激光雷達廠商並不想快速降價。
按照速騰聚創最新發布的港股材料,今年上半年,ADAS激光雷達的交付價格仍高達3700元。而車企普遍的規模化上車預期是300甚至100美元。
不過,按照該公司的說法,激光雷達的定價也受到了市場競爭和車企議價能力(每年下調1-5%)的影響,但預計未來不會出現顯著下降。
顯然,這意味着,車企和Tier1需要做好應對方案。畢竟,在白熱化競爭的終端市場,任何一家車企都要優先考量成本。
實際上,衆所周知,目前國內市場已經交付的、具備城市場景NOA的車型,基本上都是採用激光雷達的配置方案,再加上高精度地圖、高精度定位等其餘配置,整套系統成本大幅增加。
如果按照此前國內某Tier1推出的8000元級「高性價比」城市全場景無圖NOH產品方案,額外增加一顆前向激光雷達,整體成本至少增加近40%。
而在市場端,行業仍在等待新的方案。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1-9月,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乘用車前裝標配(軟硬件)NOA交付新車37.73萬輛,同比上年同期增長151.20%。
不過,在前裝搭載率方面,也僅僅不到3%(2.55%)。這意味着,在觸及10%拐點之前,市場依然存在各種不確定性,比如方案配置。
激光雷達的支持者認爲,“激光雷達會越來越便宜,接下來的傳感器融合會有激光雷達,真正的L3、L4需要激光雷達。”
但質疑者強調,“推動城市NOA落地的情況下,各家配置激光雷達的車型是否能用好激光雷達,需要實際驗證。”
“激光雷達可在短期內迅速提升系統表現,但存在上限;而長期來看,純視覺在系統成本、迭代速度、數據閉環,甚至向端到端發展都具備優勢。”極越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10月份,極越01正式開啓交付,這款現象級智能電動車型搭載的正是百度Apollo City Driving Max的純視覺高階智能駕駛系統。
這是全球唯二、國內首款可量產,並實現交付的純視覺城市高階智駕解決方案,並搶先特斯拉FSD在國內城市場景量產落地。
在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看來,增加一種傳感器的問題,不僅僅是硬件成本的增加,還有大量的軟件算法開發和適配,尤其是主被動傳感器的融合,一直是不穩定的狀態。
實際的行業狀態是?「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因爲純視覺方案具有侷限性,所以很多玩家不得已加入激光雷達。」
此外,一直以來,視覺感知的底層技術研發,真正參與的企業並不多。早期的博世、Mobileye由於交付的都是軟硬方案,不管是Tier1還是車企,並沒有在感知技術上有過多的投入。
「相比於規控,前端感知一直是技術窪地。」在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看來,類似特斯拉、百度Apollo這樣的企業,在行業內並不多見。
02源頭數據,規模化競爭關鍵
而視覺感知技術的沉澱,還需要大量的真實數據支持。
比如,前特斯拉AI總監Andrej Karpathy表示,模型(不管是小模型,還是大模型)需要數據來驅動,模型決定上限,而數據幫助模型到達這個上限。
尤其是BEV+Transformer的導入,在百度看來,BEV將視覺測距精度從“普通捲尺”升級到了“遊標卡尺”的新高度,佔用網絡技術的引進又爲感知系統進化出了昆蟲複眼,將全天候周邊環境盡收眼底。
事實上,相比於特斯拉的影子模式,國內大部分車企的有效數據採集規模以及數據質量,還有不小的差距。相比而言,Robotaxi是更好的補充。
這種策略,也在被更多的車企所效仿。
比如,今年小鵬汽車巨資收購了滴滴智能汽車開發業務資產,同時,藉助滴滴的網約車平臺,能夠產生的數據比現有私家車更大更豐富,能夠對自動駕駛模型帶來更質變的影響。
在此之前,小鵬也推出了Robotaxi的首款硬件零改裝量產車。按照小鵬的官方表態,小鵬G9 Robotaxi可以和量產車輛雙線並行共同加入訓練體系,極大提升訓練數據的來源、體量及場景豐富度。
而更早實現這套閉環邏輯的,就是百度Apollo,即便是在全球範圍內,這也是到目前爲止,獨一無二的存在。
根據百度今年Q3財報顯示,蘿蔔快跑已在包括北京、武漢、重慶、深圳等十餘個試點城市提供超過410萬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訂單,自動駕駛安全運營測試里程累計已超7800萬公里。
而Robotaxi的高精傳感器從數據源頭上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力,按照百度的說法,真值數據質量與行業平均水平拉開了「8K超清與標清」的代際差距,數據精度持續刷新行業天花板。
最關鍵的是,純視覺方案的實現離不開高品質訓練數據。而隨着中國市場開始啓動L3/L4級自動駕駛量產車的上路准入,這種趨勢愈加明顯。
在具體的技術持續升級方面,百度Apollo在Apollo Lite框架基礎上,用4D BEV Transformer全新升級第二代純視覺感知系統,“快、準、穩“地預測道路參與者的時空位姿軌跡。
同時,配合業內最前沿的佔用網絡OCC技術,百度Apollo能夠對靜態環境做端到端實時重建,可以獲取比激光雷達點雲分辨率更高的三維結構信息。
從實際交付表現來看,也是印證了百度Apollo純視覺技術的領先性。
在高速場景,百度Apollo推出行泊一體產品Apollo Highway Driving Pro,並在新嵐圖FREE實現量產。數據顯示,新嵐圖FREE的行泊車智駕功能激活率高達83.74%;高速NOA總里程達33萬公里,其中NOA每千公里接管次數爲2.02次/千公里;高速NOA單次最長行駛里程爲364公里。
針對城市複雜道路場景,百度Apollo也推出了Apollo City Driving Max。作爲國內唯一實現交付的純視覺高階智駕解決方案,Apollo City Driving Max已經跑通了泊車、高速、城市全域場景,實現與「有激光雷達」同樣好的產品體驗,BOM成本更低,讓整車更有價格爭力。
目前,百度Apollo City Driving Max已經在極越01實現量產。極越官方社交賬號發佈的一段城市領航輔助駕駛路試視頻顯示,一臺搭載百度Apollo純視覺高階智駕解決方案的極越01“一鏡到底”跑完了上海陸家嘴-外灘-南浦大橋等路段,全程零接管,從容應對各種複雜路況。
而在極越官方發佈的OCC佔用網絡技術演示視頻中,基於百度Apollo的量產技術方案,汽車機器人的視覺世界裡,可以實時重建還原3D場景——比如,系統用體素清晰展示了欄杆、綠植、路障等標準障礙物,同時還精準識別出了施工中的工程車、樹木中的路燈等異形障礙物。
這意味着,通過百度Apollo的BEV+Transformer+OCC的方案,車輛可以減少漏檢、誤檢並彌補視覺所不具備的空間高度信息,替代了激光雷達,並大幅提升了泛化能力。
在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看來,高階智駕的終局比拼,已經進入最爲關鍵的週期。無論是城區NOA,還是L3/L4級自動駕駛,誰能在系統成本最優的前提下,實現規模化落地,將決定誰能留到最後。
圖文源自互聯網,不作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