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次世代基因檢測「健保只給付一次」 醫:使用時機難定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健保給付差別。圖/健保署提供

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在今年5月納入健保給付,讓癌友用藥選擇更爲便利。然而,雖然今年已經納入健保,但是民衆仍需要負擔差額,可能仍面臨近十萬的負擔。林口長庚胸腔內科醫師李適鴻指出,因爲健保給付每個病人一生只有一次機會,而肺癌有突變機率,要在早期使用,還是後期使用是臨牀醫師的難題。

非小細胞肺癌今年5月納入健保給付的基因檢測。李適鴻說,非小細胞肺癌佔肺癌八成,又可再細分爲肺腺癌、鱗狀上皮癌等。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有5至6成的腫瘤帶有基因突變,需要做基因檢測找到合適的對應藥物做治療。

李適鴻表示,癌症治療像是多種藥物的接力賽跑,第一線治療後仍不能休息,因爲後續有可能產生新突變,需要找到藥物接續治療。他以算命來譬喻基因定序對人體影響,出生時蒐集新生兒的基因就像是算「大運」,而遇到癌症腫瘤時要檢測的就是算「流年」,找到有問題的部分。

次世代基因定序,相較於傳統單一基因檢測,一次檢驗可以檢測多項基因,可以更有效的找到突變基因,協助精準選擇藥物。李適鴻說明其運作分是,把肺部腫瘤切片,並分離出DNA片段再定序,一次費用,依照檢測基因多寡分成大套組及小套組,小套組約得花費6至7萬元,大套組則上看10萬元。健保雖然給付但僅有給付小套組2萬、大套組3萬,民衆仍得自付差額。

由於腫瘤會變異,除第一線藥物外,必須檢測到突變基因纔可以申請到健保給付的抗癌藥物,次世代基因定序就爲必要手段。李適鴻表示,通常肺癌第一、二期因爲還可以開刀治療,以往會建議在第三前後段或是第四期轉移時再使用NGS檢測,但是隨着藥物發展,有些標靶藥物也可以使用在前期,因此臨牀上也會建議一、二期患者開完刀就可以去檢測。

李適鴻說,如果不考慮經濟狀況負擔,或是保險有給付的狀況下,當然要做幾次基因檢測都沒有問題。但是臨牀上必須要考慮,到底什麼時候用最好,一開始就又檢測,還是等到後面突變了再來檢測,是醫師跟病人要好好討論的重要議題,最怕檢測了後面又發生突變,導致得陸續檢驗第二次、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