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之死的真相,是出賣老四,還是被鄔思道所害?不,這是一個局

文丨卿心君悅

在高福被老四派人毒殺的當晚,夜半從睡夢中驚醒的鄔思道匆匆趕到高福的房間,看着早已氣絕身亡的高福,鄔思道滿是自責地說道:

在劇中,似乎高福之死的起因與經過一目瞭然——

先是買醉的高福無意間向八爺黨泄露,老四的手裡攥着一封太子寫給任伯安的信。

隨後,高福的行爲被老十三發現,鄔思道見機讓高福把這封信交給八爺黨來完成借刀殺人之計,順帶幫高福將功贖罪。

而等到最終事成,老四爲避免風聲走漏不得已瞞着鄔思道毒殺了高福。

可如此顯而易見的事,真就是高福之死的真相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這篇文章就將根據這一事件中存在的疑點,來還原高福之死的真相。

一封信

爲了解開高福之死的真相,我們先從高福偶遇八爺黨胡管家的那天開始說起。

那天,高福孤身到酒樓去買醉,買醉的原因我們暫且先認爲是失戀。畢竟李衛和翠兒鑽小樹林的事剛發生不久,高福在悲傷中跑到酒樓去消愁也算合理。

可那天高福的酒喝的並不痛快,才喝完一壺,店小二就不給上酒了。理由是高福是單身,單身的人喝醉了沒有人照顧。

高福一聽店小二竟敢歧視單身,立馬就翻了臉。

當時,整個酒樓二層就只有兩桌客人。高福這邊一發生爭吵,另一桌的客人便緩慢走了過來,而這個人就是八爺府的胡管家。

那麼爲何胡管家也會孤身在酒樓呢?

在那之前,老十三借查盜竊案之名,從老八門人所開的當鋪裡收走了任伯安的《百官行述》。而當老四當衆燒掉《百官行述》後,老八嚴重懷疑這件事就是老四安排的一場戲。

於是便派胡管家調查此事。所謂調查,就是讓胡管家排查曾去贖當,以及後來故意把老四府上的東西賣到當鋪的人,是不是四爺的人。

至於爲何如此湊巧,胡管家一接到任務就和高福在酒樓相遇,這裡先不分析,暫且權當作是一次巧合吧。

胡管家走到跟前認出是高福,當場就把店小二狠狠訓斥了一頓。隨後他和高福順理成章地開始了酒桌上的交流。

而交流的結果,高福被灌醉了。

就是在那一晚,胡管家不僅驗證了高福就是曾去當鋪贖當的人,還得到了意外的收穫。

那晚,胡管家安排紅袖招對高福使用“美人計”,便匆匆跑去向老八覆命:

聽了這些話老八並不意外,便追問還有沒有其他收穫,胡管家繼續說道:

聽到這個消息,老八眼珠子一轉,立馬意識到這很可能是一個扳倒太子的絕佳機會,於是面帶笑容地安排胡管家:

到此,這高福之死的最大疑點出現了——

高福怎麼會知道老四的手裡有太子寫給任伯安的信呢?

剿滅江夏鎮的年羹堯在向老四覆命時,是上交了兩樣的東西。一是那次的任務物品任伯安的當票;一是額外的收穫太子寫給任伯安的信。

當時這兩樣的東西都擺在老四身邊的桌子上,而知道有這兩樣東西的,就只有在場的那四個人。

也就是說除了老四和年羹堯,只有老十三和鄔思道知道有這封信。

雖說在過程中,高福曾要進屋上茶,可見屋內氣氛緊張高福卻並沒有進屋,反倒關上門退了出去。

而在高福關門離開後,老十三爲防消息走漏還特意到門口查看了一番。

也就是說,即便高福視力超羣勉強能看到桌上有一封信,也斷不會知道那封信,就是太子寫給任伯安的信。

而在那之後,老四就只交給過高福一個任務,讓高福拿着任伯安的當票去贖當。當時也隻字未提與贖當無關的事。

所以,高福根本不可能知道這封信的存在。

然而在劇情中,高福不僅知道了原本不可能知道的事,還將這件事透漏給了最不該透漏的胡管家,這就足以說明,在這其中必然隱藏着一個不可告人的故事……

一枚戒指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對於高福之死的真相,其實給了一個的暗示。而這個暗示,就是戴在高福手上的那枚戒指。

在高福偶遇八爺府胡管家的那晚,劇中曾對高福左手戴的那枚戒指有過一個特寫鏡頭。

注意!在影視劇作品中,所有特寫鏡頭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強調!

其中,對人物表情進行特寫,是爲了讓觀衆能共情到人物的情緒或內心變化;

對人物相貌進行特寫,是爲了讓觀衆記住角色增加人臉識別能力;

而對於關鍵性道具的特寫,便是爲了提醒觀衆這個東西很重要。

從這個角度來說,高福手上的那枚戒指,就是一個關鍵性的道具。

那麼這枚戒指有什麼重要含義呢?

看過這部劇的人都知道,這枚戒指是年羹堯剿滅江夏鎮的戰利品。

年羹堯在向老四覆命時,曾取出兩枚戒指分別送給了李衛和高福。李衛的那枚是紅色的,而高福的那枚是綠色的。

年羹堯在送戒指時,對李衛和高福兩人說過:

如果我們以此爲線索,來解讀這個特寫鏡頭的含義,極有可能是在象徵高福對翠兒的愛。

那麼這種解讀合理嗎?

回到劇情,如果戒指象徵的是愛情,那麼高福去酒樓買醉的原因,就是失戀受了情傷。

這種解讀看起來合情合理,可問題是若高福受的是情傷,又豈會因爲胡管家安排的紅袖招而一夜情傷痊癒呢?

尤其是,在高福第二次與胡管家見面時,高福的手上仍戴着這枚戒指。

如果戒指象徵的是高福對翠兒的愛,那麼一見紅袖招就兩眼放光的高福,就不該繼續戴着這枚戒指。

而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劇中對這枚戒指的第二次特寫。

那時,高福已被老四派人毒殺,倒地身亡的高福手上卻緊緊攥着這枚戒指。

如果戒指象徵的是愛,那麼這一幕要如何解讀?

解讀成,高福直到死,心中仍舊沒有忘記翠兒?

可根據劇情的描述,這種解讀明顯不合理,畢竟高福的情傷已被紅袖招給療愈了。

那麼解讀成,直到臨死前的那一刻,高福才明白翠兒在他心中的重要程度?

這種解讀倒是合理了,可是有必要在高福身死之後,去強調一番他對翠兒的感情嗎?

明顯沒有這個必要,而且這也不符合劇情發展的基調。

當時,劇情已經鋪墊到了鄔思道對高福之死的愧疚,此時強行插入高福與翠兒的感情。勢必會破壞劇情的和諧度。

同時,這部劇的整體定位是一部權謀劇職場劇,不會浪費時間去描述一個小人物的感情。

因此,這枚戒指和那封信一樣,其中必然隱藏着某些隱情!

一個局

那麼高福之死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其實,這就是老四佈置的一個局!

而在這個局中,高福和鄔思道都是老四的棋子。

我們再次回到高福偶遇胡管家的那天,爲何高福能和胡管家偶遇?

那時,胡管家已領取了老八交代的秘密任務,查清老十三查抄當鋪的事,是不是老四的算計。

胡管家要想完成這個任務,就得排查四爺府的人。

可四爺府又是京裡出了名的籬笆牢、鐵門栓,這就說明即便胡管家想偶遇老四的人,也絕不會到酒樓去守株待兔。

因此,胡管家能與高福在酒樓偶遇,可能性只有一個——那就是胡管家收到了高福在酒樓出沒的消息。

至於這個消息是老四放出去的,還是胡管家的眼線報告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四清楚胡管家一定能得到的這個消息。

至於理由很簡單,當老四聽從鄔思道的建議,兵行險着,用計讓老十三去查抄老八的當鋪時,就應該知道事後老八必然會起疑,懷疑這其中帶有老四的算計。

既然老八有所懷疑,自然就會安排人去查清真相,而這就是老四有把握讓高福和胡管家相遇的原因。

退一萬步講,以老四的謹慎與性格,加上府裡的規矩,高福與胡管家有接觸,老四能不知道?真要是這樣,那老四也不可能成爲最後的贏家了。

也就是說,高福與胡管家相遇,就是老四的安排。

接下來,我們再去看高福偶遇胡管家那天,劇中爲何要給高福手上的那枚戒指特寫鏡頭。

注意!在高福去酒樓之前,四爺府只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李衛和翠兒鑽了小樹林。

這件事是不是老四暗中授意的,在此不深入分析,但我們要清楚一點:

這件事發生後,高福不可能不向老四求情。畢竟按四爺府的規矩,李衛和翠兒大概率會受到極其嚴重的處罰,而作爲李衛和翠兒的發小,高福又豈能坐視不管,無動於衷?

而老四的這個局,很可能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佈置的。

老四火燒《百官行述》後,南巡的康老爺子爲弄清實情聽從了張廷玉的建議,晉升年羹堯爲四川巡撫,藉機召見年羹堯前來問話。

在年羹堯出發之前,老四和鄔思道有過一場對話:

所謂“和盤托出”,是老四想通過年羹堯,把太子寫給任伯安的信捅給康老爺子。

然而這個想法,當場就被鄔思道給否決了:

劇中雖然沒有給出鄔思道否定老四想法的原因,但我們只要參考上一次鄔思道不讓老四審理“刑部冤獄”一案的理由,就會知道:鄔思道是怕老四通過這種方式將信交給康老爺子,到時太子被廢了,老四也難逃“奪嫡暗鬥”的嫌疑。

這也就是說,聽了鄔思道的提醒,老四要還想通過這封信來扳倒太子,唯一的辦法就是借刀殺人,而這把刀只能是熱衷於捅刀暗鬥的八爺黨。

可老四如何才能把這封信合理地交到八爺黨的手裡呢?

在這場對話中,鄔思道還提到了另一件事。

爲了防止升爲封疆大吏的年羹堯脫離掌控,鄔思道建議老四派人去盯着。而在老四心中,這個人選就是手底下最機靈的李衛。

正因如此,這纔有了李衛和翠兒鑽小樹林的事。而當不知內情的高福去向老四求情時,老四看到高福,也就想到了將那封信交給八爺黨的辦法。

這個辦法就是,讓高福假裝在無意間出賣老四,把老四有這封信的消息泄露給八爺黨。

爲什麼老四會選擇讓高福去做這件事呢?

因爲高福是除李衛之外,最合適做這件事的人。

他不僅是曾去老八當鋪贖當的人,還是老四的心腹之一,尤其是鬧出李衛和翠兒鑽小樹林的事後,更是讓他有了一個用買醉去接觸八爺黨的便利條件。

畢竟只有像高福這種情況的人無意間泄露的消息,老八纔不會起疑,纔會相信消息的可靠程度。

其實,如果我們再腹黑一些的話,很可能在老四決定派李衛去盯着年羹堯的時候,就想好了要犧牲高福去完成這個任務。不過考慮到一些人的接受程度,這種更接近真相的解讀,在此就一帶而過吧。

回到老四佈置的這個局,只要高福完成向八爺黨泄露消息的第一步,整個局也就算是成功了。

一旦高福私下裡跟胡管家有過接觸,那麼不久就會傳入掌管刑部的老十三耳中,而老十三勢必會將此事告知老四。

到了那時,精於算計的鄔思道自然會抓住這個機會,提出“借刀殺人”的建議。

而想要“既當又立”的老四,只需“從善如流”就能達成所有的目的。

這樣一來,老四不僅保護了名聲,還避免了讓老十三察覺到,他的四哥其實和老八是一類人,都是滿嘴仁義道德,實際上卻是滿肚子刀槍。

也因此,老四爲了確保萬無一失,不僅會叮囑高福要瞞着所有人,還有可能會用李衛和翠兒來對高福進行威脅。

畢竟,這種假裝出賣主子的事,到最後很可能會被主子當衆定一個“背主忘恩”的罪名。而到了那時,高福根本無法自證清白,甚至壓根就沒有機會自證清白。

也就是說,高福未必願意接下這個九死一生的任務!

所以,爲了確保高福不走漏風聲,更爲了讓高福心甘情願接下這個充滿風險的任務,腹黑的老四利用李衛和翠兒去威脅高福的可能性極大。

此時,我們再去解讀劇中對那枚戒指的第一次特寫就會發現——

劇中的特寫鏡頭,很可能就是在暗示高福之所以會出賣老四,是與李衛和翠兒有關。

而當我們帶着這種猜測與解讀,再去解讀劇中對高福手上那枚戒指的第二次特寫,就會發現:爲何高福已被毒殺,劇中還要對那枚戒指進行特寫?

這就是在暗示,高福的死與李衛和翠兒有極大的關係,他的死源於他對李衛和翠兒的情義,而能拿他們之間的情義來爲威脅高福的人,只有老四。

只是可惜,在高福身死之前,鄔思道替老四安排高福去送信的那晚,並沒有意識到高福怎麼會知道有這封信的這一細節。

也因此,鄔思道纔會在高福身死的那晚滿是自責,誤認爲若非他的“借刀殺人”之計,只是無意間泄露消息的高福未必會死於非命。

當然,妖孽如鄔思道這般的存在,事後自然能意識到這其中存在的問題,正是因此,才讓有所防範的他,在雍正登基那晚保住了一條老命。

而這纔是高福之死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