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試驗區與金融機構“雙翼共振”,共同譜寫金融科技大文章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邊萬莉 實習生徐翌軒,高怡樂 杭州報道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科學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正在加速融合。隨着現代信息、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廣泛應用,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新產業新產品增勢良好。科技創新已經成爲帶動經濟轉型升級、增強經濟活力的重要力量,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離不開金融的有力支撐。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作爲五篇大文章之首,對於實現金融資源與科技資源的有效對接,激發企業科研活力,推動科學技術產業化具有重要意義。發展科技金融,既是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保障國家安全的現實需要,也是建設金融強國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金融管理部門持續加強科技金融服務工作,提升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暢通支持科技創新的金融血脈。宏觀層面上,設立支持科技創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推動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以及陸續發佈一系列政策支持文件;實操層面上,引導金融機構設立服務科技創新的專營組織架構、專門風控制度、專業產品體系、專項考覈機制,推動信貸資源向科創領域傾斜。

央行發佈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5月末,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餘額2.7萬億元,同比增長19.2%;全國“專精特新”企業貸款餘額4.1萬億元,同比增長15.9%,均明顯高於全部貸款增速。

七地科創金融試驗區“開花結果”

2021年11月,山東濟南正式獲批建設全國首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被賦予了爲全國探索科技與金融融合新路徑的重任,開創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新局面。2022年11月,聚焦長三角城市羣發展,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嘉興成爲新一批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旨在打造科創金融合作示範區、產品業務創新集聚區、改革政策先行先試區、金融生態建設樣板區、產城深度融合領先區。2023年5月,北京中關村成爲第七個國家級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以支撐服務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作爲改革創新的試驗田,試驗區是感受政策變化最前沿的地方,也是探索科創金融實踐的先行軍。自設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以來,各試點地區積極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有效模式,已形成了一批可複製推廣的經驗做法。

例如,山東省濟南市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緊密結合,打造“六專”服務體系,即,專營機構支撐、專屬產品支持、專項政策引導、專業團隊服務、專門板塊培育。值得關注的是,濟南市率先探索制定科技金融機構、科技型地方金融組織建設指引和評價標準。2023年依據評價標準認定科技支行10家、科技金融事業部(專營部門)3家、科技金融特色機構9家,設立科技小貸公司1家、科技保理公司1家。截至2023年末,全市科創企業貸款餘額較2021年末增長59.1%,科創企業有貸戶數佔比提高至41.4%,較2021年末提高3.1個百分點;貸款加權平均利率3.51%,較2021年末下降74個BP;“濟南市創新科創金融服務體系”入選“中國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支持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是科技金融的重中之重。上海市探索完善“股貸債保”聯動的科技金融生態體系,爲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據瞭解,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通過集團內投貸聯動加強合作,工銀投資在滬設立股權投資基金,專項投資於上海硬核科創企業,通過股權直投和債轉股已實現多筆項目投資;上海臨港新片區探索開展科技企業員工持股計劃和股權激勵貸款,對於科技型非上市公司,試點銀行向試點企業參與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的自然人發放專門貸款,用於其支付股權投資款;開展認股權綜合服務試點,2023年10月,上海認股權綜合服務試點獲中國證監會批覆同意,11月上海股交中心獲准開展認股權試點工作,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等參與首批認股權登記,首批4單認股權登記項目已在上海股交中心認股權綜合服務試點平臺成功落成。

南京在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過程中,突出政策供給和要素保障,出臺科創金融高質量發展12條,構建了“寧科投”“寧創融”“寧科貸”“寧科債”“寧創擔”以及“企業上市寧航行動計劃”的接力式金融服務體系。突出流程再造和服務創新,制定科創金融專營組織標準,推動科創金融服務“團隊專業、政策專有、產品專屬、流程專設”,開展認股權綜合服務試點。突出痛點疏解和靶向改革,實施企業信用報告替代上市合規證明改革,有效降低企業上市成本等。突出區域特色和產業協同,面向創新型產業集羣,實施金融服務“一行業一方案”,與深交所共建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交易南京專區。

除建設專營機構、創設專屬產品、搭建專門平臺、提供專項服務外,合肥還組建專業智庫,提供專業性“融資+融智”服務。聚焦科創企業經營與發展中的需求痛點,堅持政策賦能、科技賦能、智力賦能,逐漸探索出一套“融資+融智+融技”的科創金融服務體系,爲科創企業提供全構架配套支持、全週期顧問諮詢、全流程綜合服務。例如,打造科創金融專家庫、成立科創金融研究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

浙江省是全國唯一擁有兩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的省份,杭州市、嘉興市根據國務院批覆的改革目標和重點任務,因地制宜制定改革實施方案。其中,杭州市明確以科創金融機構組織體系構建行動、信貸資源結構優化行動、科創金融產品服務創新行動等“十大行動”爲抓手;嘉興市圍繞長三角科技成果轉化高地和科創金融一體化服務基地建設目標,梳理確定全市5年104項改革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市濱江區塊率先啓動“企業創新積分”試點,建立積分指標模型,根據企業種子期-苗木期-成長期-壯大期-成熟期五個發展階段,採用不同標準分級分層評價,建成優質科創企業發現機制。嘉興創新建立全國首個科創金融專營機構評估引導指標體系,引導構建“科創金融事業部(科創中心)-科技支行”兩層架構的科創金融專營組織架構,共批准科創金融事業部(科創中心)10家,評定科技支行11家。 截至2023年10月末,浙江省科技服務業貸款餘額2.34萬億元,同比增長27.5%;其中,試驗區科技服務業貸款餘額7812.81億元,佔全省科技服務業貸款的33%。

相比於其他六市,北京中關村重點聚焦科創企業和金融機構最關心的一些問題,比如風險分擔不足、股債聯動、“人才貸”、“併購貸”等產品創新政策障礙等,正在抓緊研究推出一批落地見效的政策措施和產品,注重發揮金融機構的主體作用,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前提下,指導金融機構創新更多契合科創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

短短几年時間,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的探索已初見成效。不僅從組織體系、科技金融服務模式、基礎設施建設、風險補償與擔保機制等各個方面作出了保障,同時還加強引導金融產品創新、推進科創金融服務體系完善,充分發揮了試驗區支持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

上市銀行亮眼的科技金融“成績單”

科創金融試驗區“開花結果”,金融機構佈局科技金融初見成效。2024年1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加強科技型企業全生命週期金融服務的通知》,推動銀行業保險業進一步加強科技型企業全生命週期金融服務。在一系列政策鼓勵和引導下,銀行機構陸續加碼佈局科創金融,探索服務科創企業的產品服務體系。

央行披露的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末,獲得貸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業21.73萬家,獲貸率47.9%,比上年末高1.1個百分點。科技型中小企業本外幣貸款餘額2.7萬億元,同比增長20.4%,比同期各項貸款增速高11.2個百分點。獲得貸款支持的高新技術企業22.24萬家,獲貸率爲55.4%,比上年末高1.2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本外幣貸款餘額14.84萬億元,同比增長13.6%,比同期各項貸款增速高4.4個百分點。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上市銀行中有22家披露了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等數據。其中,4家國有大行、6家股份行、9家城商行、3家農商行。

科技型企業貸款規模方面,共有17家銀行披露了相關數據,建設銀行以1.53萬億元奪得魁首。2023年末,建設銀行科技貸款1.53萬億元,較上年增加2968.78億元,增幅24.13%。浦發銀行次之,在股份行中位居第一,2023年末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超5000億元,增幅超30%;服務科技型企業超 5 萬戶,超 70%的科創板上市企業爲公司服務客戶。

其後,依次是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均在4000億元以上,分別是4532億元、4284.77億元、4156.77億元,同比增長31.88%、44.95%、20.50%。其中,興業銀行累計助力4492 家中小科創企業成長爲大型企業,服務科技領域上市、擬上市公司11331 家;招商銀行2023年擴大科技金融重點分行佈局,重點分行數量增至11家;中信銀行在總行及12家重點分行設立科創金融中心,精選近200家科創金融先鋒軍支行,建立超過500人的專業化團隊。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銀行、上海農商行科技金融貸款規模分別位列城商行、農商行第一。2023年,北京銀行科技金融貸款餘額爲2592.36億元,同比增長33.10%。報告期內,北京銀行完善科技金融專營體制建設,新增 16 家科技特色支行,推出“創新積分貸”等特色產品。2023年,上海農商行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爲920億元,同比增長29.92%。報告期內,上海農商行成立滬上首家總行級科技金融事業部,設立6家科技特色二級支行及2個科技專營團隊。

從科技金融貸款增速來看,共有16家銀行公佈了同比數據,增速均在20%以上。2023年,光大銀行、交通銀行科技型企業貸款增速遠超其他銀行,分別爲50.64%、55.41%,穩居前兩名。此外,招商銀行增速44.95%,鄭州銀行等6家銀行增速位於30%-40%之間,上海農商行、南京銀行等7家銀行增速位於20%-30%區間內。

從科技企業數量來看,15家銀行披露了該數據,招商銀行有14.08萬戶科技企業客戶,是數量最多的銀行。3家銀行服務的科技企業數量超過5萬戶,郵儲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科技企業數量分別是6.94萬戶、6.94萬戶、超過5萬戶。中信銀行、民生銀行、江蘇銀行、浙商銀行、杭州銀行、蘇州銀行的科技企業客戶量爲2.71萬戶、1.8萬戶、1.6萬戶、1.4256萬戶、1.26萬戶、1萬戶。此外,招行、交行科技企業客戶數量同比增速均超過40%。

不難發現,無論是科技金融貸款規模、增速,還是科技企業客戶數量,銀行的支持力度都是在持續加大。這背後不僅僅是政策引導,還有銀行對於科技金融領域的持續探索,包括設立科創金融中心及專營的科創金融專營支行、打造覆蓋科技企業全生命週期的金融產品體系、專門的績效考覈辦法和專門的風控制度。作爲科技和產業重要的連接器,金融將在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發揮重要作用,實現金融與科技的雙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