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重創 外送救不了餐飲業

調查指出,非製造業廠商對「六個月展望指數」從4月創編以來最高的67.8%,重跌30.1個百分點至37.7%;而非製造業的「新增訂單」中,有5大產業回報呈現緊縮,其中,住宿餐飲業「新增訂單」竟然掛「零」,出現調查以來絕無僅有的數字,堪稱海嘯第一排的「慘業」,不少餐飲業也哀號,即使有外送平臺,恐怕也挽回不了低迷的買氣。(路透

經院昨公佈5月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指數大跌10.9個百分點、至49.2%,不僅終結連續11個月擴張,指數跌破50%,也意味景氣擴張轉爲緊縮,非製造業廠商對未來展望也趨負面;中經院自疫情爆發後的首份調查,充分顯現疫情重創服務業程度以及廠商對未來的擔憂。

中經院院長張傳章表示,業者憂心忡忡,大家都不知道三級警戒會維持多久,人流管制導致服務業無法正常營運資金將有斷鏈風險,對內需服務業衝擊不容小覷。

調查指出,非製造業廠商對「六個月展望指數」從4月創編以來最高的67.8%,重跌30.1個百分點至37.7%;而非製造業的「新增訂單」中,有5大產業回報呈現緊縮,其中,住宿餐飲業「新增訂單」竟然掛「零」,出現調查以來絕無僅有的數字,堪稱海嘯第一排的「慘業」,不少餐飲業也哀號,即使有外送平臺,恐怕也挽回不了低迷的買氣。

其他「新增訂單」依緊縮程度分別爲零售業(40.9%)、營造不動產業(46.7%)、批發業(48.8%)以及金融保險業(49.0%)。

中經院也同步公佈,5月臺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指數66%,回跌2.7個百分點,不過,仍維持在擴張階段;中經院分析,PMI下跌,主要是廠商憂心缺料漲價缺櫃,以及缺水缺電等多空因素,加上本土疫情升溫,廠商信心驟降,對未來半年展望大跌12個百分點至67%。

臺經院研究員邱達生認爲,疫情已讓內需消費熄火,現在必須要確保製造業廠商的出口訂單不因疫情轉單;第2季民間消費下修已成事實,若出口表現仍能優於預期,在相互抵銷下,全年經濟成長率的下修幅度應該不至於太多。

惟據勞動部昨天公佈的無薪假(減班休息)統計發現,全國仍僅有445家事業單位、4125人實施無薪假,勞動部表示,如事業單位未通報減班休息,勞工可向地方政府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