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中國吳勝波:福特冒了一個“天大的險”,卻找到一片綠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吳曉宇 北京報道

“找我加盟,福特冒了一個天大的險。”回顧兩年前的決定,福特中國CEO吳勝波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感慨。

吳勝波是一名跨界汽車人,加入福特中國前,他是家電行業的老將,歷任歐司朗、通用電氣高管,並在家電公司惠而浦工作5年,擔任亞太區總裁和執委會成員。2022年10月,56歲的吳勝波加入福特中國,開始了他的造車生涯。

沒有造車經驗的跨界者,去拯救虧損中的福特中國,這不可謂不冒險。從2017年開始,福特中國已連續虧損5年,到2022年,福特在中國虧損5.5億美元。加入福特中國時,董事會對吳勝波的要求是“安全上,不降低標準,財務上,以後少虧一些”。

但跨界,也意味着打破汽車行業的慣性。接近吳勝波的福特中國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每天會問1000個爲什麼,以前我們覺得不能這樣,現在我們會考慮這種方式的可行性。”行業不同,但經驗相通。“他會從公司治理和商業模式角度考慮問題。”另一位福特中國人士稱。

價格戰,吳勝波曾經歷過兩輪,一輪在家電行業,一輪在照明行業。吳勝波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歷史經驗是,“競爭再激烈,總會有塵埃落定的那天”。在他看來,找準品牌、產品、服務的對象,是讓企業活下來的最佳法則。“中國的汽車市場現在是絕對的紅海,但紅海當中一定有綠洲。”吳勝波說。

吳勝波跨界造車近兩年,福特中國綠洲初現。2023年,慘烈的價格戰讓多數外資企業在華毛利潤下滑、甚至由盈轉虧。但從2023年第三季度到現在,福特中國已經連續4個季度盈利。

關於如何破局、如何盈利,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與吳勝波進行了小規模深度訪談。

在做產品規劃時,傳統車企常見的思路是,找到規模大的細分市場,扎進去,分一杯羹。但吳勝波沒有這樣做。入職福特中國後,他給團隊佈置的第一個任務是反覆研究、討論三個問題——福特爲誰服務?什麼是福特的優勢?怎樣把服務做好?

賽車、越野是福特的基因。早在1914年,福特創始人亨利·福特與好友、通用電氣公司創始人之一愛迪生一起,駕駛着 Model T 前往佛羅里達州的大沼澤進行野營旅行。此後十幾年,兩位摯友把類似的長途穿越培養成了長期愛好,幾乎每年都去越野。自此,美國的公路文化,從福特開始。

福特的代表車型也大多和越野相關。F-150猛禽是福特旗下的越野皮卡。據福特汽車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介紹,過去42年,F-150是美國“最暢銷的車型”。論全球車型排名,2023年,F-150以62萬輛的銷量成績,位列第七名。

過去,福特的產品矩陣中既有A級轎車、SUV,又有MPV、皮卡、輕客等車型;既有油車,又有電車。

但吳勝波上任後,團隊新的策略是聚焦。他砍掉了不盈利的幾款A級轎車,比如福克斯的現款車型銷售到2025年,後續車型不會再推出,並關閉了開工率嚴重不足的工廠,及時止損。

敢做減法,是尋求造血能力的企業常見的做法。雖然歐拉旗下黑貓、白貓月銷兩萬輛,但據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稱,黑貓、白貓“每賣一臺車虧1.3萬元”,所以歐拉將之停產。

在產品戰略上,福特中國新的做法是強化越野標籤。具體而言有三:硬派的福特、功能的福特、豪華的福特。

江鈴福特主打硬派福特。自去年開始,從15萬到70萬元,江鈴福特上市了多款越野產品。去年年底,福特全新一代遊騎俠Ranger皮卡全系車型上市,價格爲14.58萬-24.48萬元。2024年4月和6月,福特烈馬、全新一代福特F-150猛禽先後上市,售價分別爲29.98萬元起、68.68萬元。

長安福特主打功能福特,推出包括銳界L、蒙迪歐混動、全新探險者等多功能產品。豪華福特則指的是林肯。

“家裡有兩輛(以上)車的情況下,不可能都是實用型的車,一定會有一輛是有個性的車。而福特的車非常有個性。”吳勝波認爲。

在智能化、電動化方面,福特中國同樣沒有激進地跟進,而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吳勝波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顧,最近兩年,大屏、嵌入式把手是電車的潮流,蒙迪歐也曾做過嵌入式門把手。結果成本增加了,用戶卻不買賬。“畫虎不成反類犬。”吳勝波說。

這再次讓團隊收穫經驗——“學別人,不如把自己做好。”福特中國還將此經驗運用於探險者。吳勝波介紹,開探險者的用戶,他們出去玩最看重越野性能。比如別人上不去的山,我能上去;萬一發生傾斜,人是安全的。在此基礎上,探險者再強調智能化,搭載高通8155芯片、藍智駕L2+等配置,“靈魂體驗不能變”。

找到屬於自己的DNA,也是吳勝波在家電行業耕耘多年所沉澱的經驗。剛上任上一家公司時,他發現光洗衣機就有400多款。“我們自己都記不住,怎麼推銷給客戶?”吳勝波問道。

於是,他定了一個毛利底線,低於毛利的全部砍掉,大概砍掉了70%的SKU,聚焦於家庭用戶消毒、去味的健康需求,“後來我們一年就扭虧爲盈了。”

福特中國戰略調整第一招是“找自己”,第二招則是“強合作”。

福特在華有兩個合作伙伴,1995年,福特與江鈴結成戰略合作伙伴;2001年,長安福特成立。吳勝波認爲,在新能源方面,國內企業實現了“彎道超車”,福特的策略是加強與長安、江鈴的合作。

這從電馬的轉變中可見一斑。福特電馬原本是直營模式,但自去年8月1日開始,長安福特正式接手福特電馬電動車在中國市場的運營業務。這使得福特減小了運營壓力的同時,強化了協同效應,首批授權電馬的長安福特經銷商近300家。

9月,中方主導新能源轉型再進一步。當時,長安福特與長安汽車新設合營企業——長安福特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雙方分別持有 60% 和 40% 的股權。由於長安汽車持有長安福特50%的股權,實際上長安汽車在合營企業擁有 70% 的股權。

這也是當下跨國企業的共同選擇。無論是大衆投資小鵬,還是斯特蘭蒂斯投資零跑,跨國公司要想在中國市場保持競爭力,加強與本土夥伴的合作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中國業務完全由中國團隊來主導。”吳勝波透露,明年開始,很多福特新能源車會陸續推向中國市場。

吳勝波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無論是產能,還是渠道,福特的兩個合資公司也將更加聚焦。

在產能方面,江鈴福特的產能利用率表現良好;而未來1~2年,長安福特會減掉“不需要的、老舊產品,增加出口”。渠道上,乘用車有三個渠道:林肯是做豪華車的渠道;長安福特聚焦於城市SUV、鋪裝道路SUV,帶輕度越野功能的相關車型;福特縱橫聚焦非鋪裝道路、高性能,產品既可以越野,也可以在城市開。

出海是組合拳的最後一招。目前,林肯航海家、福特的蒙迪歐、江鈴的領睿等車型從中國生產推向全世界,2024年上半年,福特中國出口同比增長45%,達7.5萬輛。三套組合拳後,今年上半年,福特中國由虧轉盈。

但當新能源車型全面鋪開之時,福特中國是否還能盈利,仍然未知。

目前,新能源車企中只有特斯拉、理想、比亞迪3家公司實現盈利,大多數新能源車企很難賺到錢。這是因爲成本更貴的三電、軟硬件等技術投入影響了新能源車企的利潤,價格戰又近一步壓縮了利潤。即便賺到錢的車企,淨利潤也在下滑。今年二季度,特斯拉、理想淨利潤分別下滑45.32%、52.3%。

吳勝波有自己的堅守,一是守價格。“人人都打價格戰,我們不打價格戰。”他認爲,如果價格戰的目的是保產能,這是短視的。如果車企的目的是爲用戶服務,價格戰反而是失敗的。

二是不急於推出純電車,而是爲所服務的用戶推出適合的能源形式。長期來看,純油車會變成一個相對小衆的市場,比如性能車和越野車。在汽車行業,將來有機會做大市場的一定是混動產品。“油混、插電和增程三種能源形式,我覺得都很好,關鍵是你買這個車要幹什麼用。”吳勝波說。

無需考慮補貼、上市、資本等因素,120歲的福特有專注於用戶的底氣。回到2022年夏天,吳勝波來到福特總部面試,他向福特董事長比爾·福特和CEO吉姆·法利提出一個問題:“賠了那麼多錢,你們爲什麼不撤出中國市場?”

福特高管回答:“我們是跑馬拉松,我們不看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