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比得獎重要 希斯金樂參賽

英雄出少年!今年拿下柴可夫斯基大賽銀獎俄國鋼琴希斯金,將第二次來臺,相較於上回來臺,觀衆對他的陌生,如今他已是衆人所期待的演奏家。(尼可樂表演藝術提供/李欣恬臺北傳真)

英雄出少年!今年拿下柴可夫斯基大賽銀獎的俄國鋼琴家希斯金,將第二次來臺,相較於上回來臺,觀衆對他的陌生,如今他已是衆人所期待的演奏家。他表示,參加歷史悠久的柴賽,除了是爭取榮譽,「也是能爲人帶來喜悅、展現藝術,享受音樂美事。」

面對競爭,如此自在,希斯金說,他要感謝他的母親,「是她啓發的我對音樂的熱情,讓我可以專注地沉浸在音樂世界裡。」

希斯金出生於1992年,家鄉在俄國車里雅賓斯克,2歲半在母親的啓蒙之下學琴,3歲以神童之姿開音樂會,6歲時與管弦樂團同臺演奏,被報章雜誌譽爲「神童」,9歲到莫斯科就讀格涅辛音樂院,師承米凱爾科赫洛夫,2010年進入莫斯科音樂院,入鋼琴大師埃莉索‧薇莎拉門下。曾獲日內瓦音樂大賽金獎蕭邦鋼琴大賽第六獎得主

相較於其他音樂家參加國際大賽時的緊繃,希斯金則是把大賽看作是音樂會,「我是一個很喜歡參加比賽的人,這是和他人分享藝術、展現音樂觀點的好機會,如果把比賽當比賽,就會像運動一樣,專注在如何準確發揮,但對我而言,我更在意的是如何呈現作品的藝術層面。」

希斯金表示,「音樂會和比賽最大不同,在於比賽最後會有評審爲你打分數,還有現場有很多經紀人、星探,想尋覓潛力新星,除此之外,比賽對我來說,和音樂會沒什麼兩樣。」

希斯金自小坐在鋼琴前就非常專注,歷經大賽洗禮之後,他更爲沉着穩健,完成密集的演出行程。據瞭解,光是今年10月第一週,他就必須先來臺北,再到日本,再回臺北,完成多場演出。

希斯金說,音樂會彈多了,有時會麻痹,「我都靠旅行、接近大自然恢復力量,如果可以的話,我會遠離塵囂10到15天,避免和外界接觸,甚至也不聽任何音樂。對音樂家而言,保持好奇心和新鮮感,非常重要。」

希斯金鋼琴獨奏會將於10月1日,在臺北國家音樂廳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