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雀餐桌行動」登場 雲林小農推廣水林地瓜與黑豆

雲林縣小農藉由「飛雀餐桌行動」,推廣水林鄉地瓜與黑豆。(張朝欣攝)

雲林縣「飛雀餐桌行動」,以水林鄉地瓜與黑豆爲料理主軸。(張朝欣攝)

雲林縣「飛雀餐桌行動」集結在地小農推廣農特產,28日在水林鄉舉辦「水林流動的風與黑色金礦場」活動,水林鄉爲全臺地瓜最大產區,產量佔全臺15%;黑豆與黑米經東北季風吹拂,不需落葉劑即可完成黑豆乾燥,吸引來自全臺各地民衆參與,享用雲林優質農特產與體驗挖地瓜、採黑豆樂趣。

「飛雀餐桌行動」由西螺鎮御鼎興醬油經營者謝宜澂發起,一開始以推廣西螺醬油爲主,後來結合雲林各鄉鎮小農與餐飲業者共同參與,提供各種食材並烹煮料理,採對外報名制,此次有來自全臺20餘名美食愛好者參加,在水林鄉顏思齊故事館展開一場與食材、土地的對話。

謝宜澂表示,水林鄉是「地瓜的故鄉」,舊名「水燦林」,因地理位置靠海,砂質土壤蘊藏鹽分,種植出來的地瓜口感特別鬆軟,香氣與甜感明顯與其它地方不一樣,品種以臺農57、臺農66爲主。除了地瓜外,黑豆、黃豆、黑米等雜糧旱作,也特別適合在水林種植。

謝宜澂說,此次參與的小農夥伴有水林鄉小黑農、麥寮鄉月光下友善農場、土庫順成油廠、四湖吉品烤玉米等,大家合力將食材料理成各種在地特色小吃,並下田摘采地瓜、黑豆,實作黑豆串與花藝,瞭解顏思齊來臺拓墾在水林設10寨的「開臺第1莊」歷史典故,進行一場美食文化之旅。

月光下友善農場負責人郭慧蟬指出,藉由「飛雀餐桌行動」,讓大家瞭解本土小麥復興運動,麥寮鄉早年種植大量小麥,後因進口小麥衝擊,種麥產業消失50餘年,在地青農成立「月光下友善農場」配合友善耕作,一步步找回失落的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