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蚵繩再利用 變身機能衣
臺南市政府推動海廢蚵繩變黃金,與業者合作鼓勵蚵農回收,循環再利用資源。記者謝進盛/攝影
雲嘉南沿海是養蚵重鎮,每年產生大量蚵繩等海廢,臺南市府推動循環再利用,今年擴大讓臺灣化學纖維公司用於製作環保機能服飾等民生用品。另,嘉縣今年盼廢蚵繩全回收,也試辦廢蚵棚製成肥料;雲林縣則處理文蛤廢殼鋪設濁水溪河牀抑制揚塵。
臺化公司表示,嘉縣新港廠有1條產線可將廢漁網、蚵繩製成100%機能衣,每月可處理250公噸廢漁網、蚵繩,許多縣市都會送來回收再利用,已擴建第2條產線,未來兩條產線每月處理量可達750公噸。
南市蚵繩年使用量約21公噸,農業局受海洋保育署委託,去年首度與業者合作回收,今年擴大辦理以每公斤最高15元,回收目標爲7公噸;漁港及近海管理所長周瓈朝說,目前有0.36公噸交由業者作再利用,臺化與臺南在地廠商合作,轉製成服飾等環保產品。
嘉縣環保局表示,嘉縣蚵繩年使用量約1375公噸,2020年起也受海洋保育署委託以每公斤15元收購,首年只回收26公噸,再來逐年增加爲110、300、320公噸,而東石合作農場今年獲農糧署補助,試辦將廢棄蚵棚製成肥料。
雲林縣府在臺西、口湖鄉各設置1座廢文蛤殼暫置場及5座海廢暫置場。雲林環保局表示,兩座文蛤殼暫置場至今年3月累計入場量約1795.6公噸,廢殼去化後多數運抵濁水溪河牀鋪設抑制揚塵,或作爲飼料添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