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降息 無損美元強勢地位
聯準會本週降息,市場原本預期美元將大幅削弱,但結果並非如此。一般認爲美元應該暴跌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美國債務突破35兆美元、經濟成長放緩、聯準會結束2022-2023年的緊縮週期、嚴重的政治兩極化危及華盛頓的信用評級等等。
然而,即使「美元霸主」光環不再,但它仍然頑強地堅挺。貨幣分析師指出,想用單一變數,像聯準會降息來解釋美元表現,通常不會很成功。因爲很顯然的,外匯市場的相對背景更爲重要。
全球許多其他主要央行,包括歐洲央行、英格蘭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未來幾周可能還會加上南韓央行,今年以來,紛紛實施寬鬆政策,使美元相對於其他貨幣繼續保持吸引力。
不過,目前尚不清楚美元持續走強,對於2025年全球金融體系來說,是利多還是利空。強勢美元會吸收大量全球資本,尤其對新興經濟體不利,因爲新興經濟體嚴重依賴原料出口並持有美元債務。美元的上行壓力,對大宗出口商品是個打擊,石油以及大多數貿易和債務仍然以美元計價。
另一個美元走強可能不受聯準會轉向寬鬆政策影響的原因,在於美國經濟的「獨特性」,仍然讓國際投資人緊緊抓住美元。經濟學家解釋,美元處於1990年代末網路經濟泡沫以來的最高水平,雖然面臨貿易戰、新冠疫情以及國會陷入聯邦政府資金僵局的威脅,美元仍一直維持韌性。原因就在於美國的經濟的實力和創新,以及美國在全球事務中所確立的領導地位。
而且,被納入美元指數的美國主要貿易伙伴,也恰好都是主要國際金融中心,這些中心對美國長期證券的需求增加,最能說明美元的持久強勢。任何人都可以投資避險的國債或美國投資等級公司債,無形中成爲穩定美元的強大基石。
最後,在全球經濟面臨巨大不確定性的時刻,流動性至關重要,強勢美元的優勢就是相對利差。只要聯準會對降息繼續維持不確定的態度,都可以給美元帶來喘息空間。
未來較能對美元造成壓力的因素,是聯準會在11月5日總統選舉前大幅降息。一方面,美國通膨率仍然比聯準會的目標要高一些。雖然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率僅上漲2.5%,爲2021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通膨似乎已被成功馴服,但總體來說,但由於住房通膨仍無法像希望的那樣迅速放緩,通膨尚未完全被抑制。
另一方面,部分聯準會官員擔心,這次大幅降息可能會被視爲大選前替民主黨助選。一旦輿論焦點在選前開始轉向採討美國政府財務狀況,可能會對美元造成壓力。雖然競選優勢似乎已經轉向有利副總統賀錦麗,但無論誰入主白宮,美國不斷增加的聯邦赤字都可能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而國會預算辦公室最近預測,今年美國債務的利息成本將超過國防支出。從長遠來看,對美國財政赤字規模的擔憂將成爲美元的阻力。
此外,華盛頓的政治兩極化也可能會產生意外風險。川普於2021年1月6日敗選後煽惑國會山莊叛亂,拖累了華盛頓的信用評級。惠譽評級去年取消美國的AAA評級,將叛亂列爲關鍵變數,強調國會山莊的動亂「反映治理惡化」,危及美國財政;如果川普再度不滿敗選,鼓動另一波抗爭,勢將再度重挫美國信用評等,拖累美元。
不過,政治因素通常只是一時,長期而言利差誘因仍是最大推力。選舉從來不是外匯市場的關鍵因素,何況目前正處於國際貨幣政策轉變的時刻,這對市場來說比政治重要得多。
況且「美元霸主」一直都沒有任何真正的挑戰者,人民幣的流動性不足以挑戰美元,而加密貨幣想成爲全球主要交易工具,連邊都還沾不上。不過這並不是沒有風險的,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這些所謂的「金磚國家」正在帶動海灣地區和全球南方國家推翻美元的主導地位。它們的去美元化努力正在取得顯著進展。
在北京,習近平推動的「人民幣國際化」正在獲得關注:金融資訊服務公司SWIFT的數據顯示,去年人民幣超過日元,成爲國際支付比重第四高的貨幣。人民幣3月佔全球支付價值47%,更創下歷史新高。
然而,這些影響美元的方式,可能不像許多人認爲的那麼簡單。隨着聯準會終於扣下降息板機,有關美元將出現下跌的傳言,最終都可能會被證明過度誇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