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已經過剩,開發商卻還在不斷蓋樓,主要有4個原因

國內的房子是否已經過剩,業內一直爭論不休。直到去年,官方透露出一個驚人的數據,就是全國總共有6億棟房屋。如果每棟房子住10個人,也足夠60億人居住。當然,這“6億棟”房子也包括了自建房,學校,廠房等之類的建築。不過,即使是這樣,國內房子嚴重過剩也是不爭的事實。

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雖然國內的房子已經嚴重過剩了,開發商們卻還在不斷地蓋樓房,每年還有上千萬套新建商品房入市。對此,有不少網友感至困惑:開發商明明知道房子已經是過剩了,爲什麼卻還在不斷的蓋樓?實際上,開發商不斷的蓋樓,與房子過剩並沒有太多的聯繫,開發商之所以還在不斷蓋樓,主要是有以下4個原因:

第一,國內房產分配不均衡

如果按照國內存量房的規模,我國的房子確實是過剩了。但問題是,現在房子除了居住之外,還披上了金融的外衣,成爲了投資工具。就是少數人擁有大量的房子並不是用來自住的,是將這些房子當作籌碼囤積起來,既不出租,也不出售,準備待價而沽。顯然,大量的存量房源囤積在炒房人手裡,並沒有在市場上流通。所以,開發商每年都要建造大量的房子,賣給剛需家庭,或者改善性家庭使用。

第二,城鎮化進程推動了購房需求

我國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66.16%,和發達國家平均75%的城鎮化率相比,還有一段距離。爲了推動國內城鎮化的進程,讓更多的農村居民進城落戶買房,成爲新市民。國內開發商們也要不斷建房,以解決這部分羣體的住房需求。只有等到城鎮化完全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那開發商的建造商品房的數量纔有可能逐步降下來。

第三,建造商品房給改善型購房家庭

很多買房家庭先是由於之前的家庭經濟條件有限,只能先購買一套小戶型的房子。後來,家庭經濟條件好轉了或者人口增加了,就想置換一套面積更大一些的房子。所以,開發商要不斷地建房,就是滿足這部分人羣的需求。此外,還有一些改善型家庭,覺得過去的老房子的房型設計不合理,想換一套房型設計更加完美的房子居住,這樣居住體驗會更好一些。

第四,開發商要想生存就必須要蓋樓

開發商的本職工作就是不斷的建造新的商品房,然後再把房子給賣掉,及時回籠資金。同時,如果開發商不再拿地建房,也就沒有向銀行貸款的理由。而一旦房子銷售不暢,開發商就會發生資金鍊斷裂。所以,爲了向銀行申請更多的貸款,開發商就要不斷的拿地建房。

值得一提的是,地方政府也希望開發商不斷地蓋樓,這樣土地財政收入增加了。而與房地產相關的行業也都繁榮起來了,從而推動當地的經濟快速增長。至於房子造多了是否會過剩,銀行貸款風險是否會增加?那就不是眼前所要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