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孩子中,就有1個食物過敏,原因何在?如何拯救口福?

雖然,活在這個星球上,主要任務不是吃飯;但是,在物質相對豐富,多數人不再爲吃飽穿暖而發愁的時候,享受美食,不僅給人們帶來情感體驗,也是維繫社交功能的重要途徑。不過,大家可能已經發現,咱們身邊,缺少口福的人越來越多。同樣的食物,能讓很多人感受快樂,也會讓部分人遭受痛苦,引起嘴脣腫脹、渾身發癢、呼吸困難,這些表現,都是食物過敏的典型症狀。那麼,食物過敏是如何引起的?有什麼辦法能夠拯救口福嗎?咱們現在來解析。

過敏性疾病,越來越多。比如,咱們的小同胞,0到24個月齡的嬰幼兒,1990年時的過敏性疾病患病率爲3.5%;這個比例,到2014年時,已經上升到12.3%,就是說,每8個小朋友中,就有1個發生過敏。相關調查結果表明,不僅是食物過敏,而且,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溼疹、過敏性哮喘等疾病的發生率,也要逐年上升。過敏性疾病,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有時,還會帶來生命危險。

食物過敏,按照醫學解釋,是1種食物不良反應,是指1種或多種特定食物成分,進入人體後,使機體致敏,再次反覆進入,則導致機體產生異常免疫反應,引起生理功能紊亂及組織損傷。食物過敏,通常發生在接觸過敏原後的幾分鐘內,有時也會長達2小時,纔出現過敏反應。食物過敏發作時,會出現口腔發癢、呼吸道腫脹、伴有喘鳴及呼吸窘迫;皮膚可能出現蕁麻疹;還可能同時出現嘔吐、痙攣、腹瀉等胃腸道不適;嚴重的過敏反應,會引起血壓下降、意識喪失,如果不能及時搶救,會在較短的時間內導致死亡。需要注意的是,食物過敏,不僅會由吃東西引發,而且,還會由皮膚接觸,甚至呼吸途徑而引發。

引起食物過敏的過敏原,是多種多樣的。在某些地方,需要按規定對常見的過敏原,進行標註提醒,比如,美國以爲,貝類、牛奶、雞蛋、花生、堅果、小麥、大豆、魚類等8類食物,導致了90%的食物過敏,含有這些成分的食物,需要具備明確的警示信息。根據相關調查統計的結論,歐洲地區,對蝦過敏的比例大約是4.8%到7%;在美國,過去30年間,高達8%的兒童,曾對牛奶、堅果、貝類、魚類等食物過敏;還有研究發現,在嚴重的過敏性休克病例中,食物誘因佔77%,其中,麪筋引發的過敏,約佔37%;食物過敏,還有明顯的品種因素,比如,水果過敏主要由桃子導致,堅果過敏則主要由腰果引起;有些過敏,是階段性的,比如,兒童對牛奶或雞蛋的過敏,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產生耐受;但是,也有部分過敏,會持續終生,比如,貝類過敏。

食物過敏,被認爲是遺傳及環境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目前,主流的觀點認爲,當前過敏現象增多,主要由環境變化及生活行爲因素所導致,比如,空氣污染、戶外運動不夠等;此外,濫用抗生素、過度使用日化用品、剖宮產比例增加、母乳餵養不足、食品添加劑氾濫、肥胖或超重等都與過敏增多有關。但是,具體到每個人身上,確認過敏的誘發因素,的確相當困難。比如,新西蘭學者通過研究發現,那些幼兒時間經常吸吮指頭、咬指甲的孩子,在青春期和成年之後,較少發生食物過敏。不過,學者們還沒有找到相關的生理機制。

確診食物過敏,需要結合病史,以及皮膚點刺試驗、過敏原特異性抗原檢測、食物激發試驗等方法。對於兒童而言,60%的食物過敏可能累及消化系統,嚴重時會導致生長髮育遲緩、貧血、低蛋白血癥,通常會出現嘔吐、餵食困難、反流、拒食、腹痛、腹瀉、便秘、甚至消化道出血,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應該尋求專業幫助。

食物過敏,目前沒有特效的根治方法,避免食用致敏食物,是唯一可行的措施。而且,專業意見認爲,絕大多數的食物過敏,不需要進行脫敏治療;但是,如果導致過敏的食物是必須營養的來源,比如,對牛奶、雞蛋、小麥等過敏,就要考慮做脫敏治療。近期的《美國醫學會期刊》上發表了1篇綜述文章,研究者發現,在孩子出生4個月後,飲食中加入雞蛋或花生,可以降低食物過敏的風險。此外,還有研究發現,隨着年齡的增長,消化道黏膜發育完善,免疫功能不斷加強,某些食物過敏可以不治而愈。因此,也不需要過度緊張。對於那些有過食物過敏史,同時又喜歡美食的朋友,應該隨身攜帶腎上腺素自動注射筆,以備急救之需。很遺憾,目前的醫學界,只有救命的方法,還沒有找到能拯救口福的終極之策。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等系列,內容爲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