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反核神主牌吧

(圖/本報系資料照)

屏東核三廠2號機將於5月17日停機,屆時臺灣將正式邁入「非核家園」。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谷立言日前表達對臺灣缺電的關切,並表示美、日等國都已復興核能,美國能提供這方面的協助。就連美方都擔心臺灣無法維持穩定供電,並支持使用核電,民進黨還要繼續擁抱「非核家園」的神主牌嗎?

民進黨政府過去一再強調臺灣不缺電,前總統蔡英文任內也多次承諾將穩定國內供電,但蔡英文執政時期,全臺就已發生過多次無預警的大停電,除了電網系統脆弱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電導致電力備轉容量不足。

儘管民進黨執政後,積極推動風力和太陽能發電,但這兩者都靠天吃飯,和可以長期穩定運轉、屬於「基載」電力的核能發電無法相比,核電近年在安全性方面已大幅提升,只因爲民進黨過去強烈反核,並設定「非核家園」目標,讓國內仍能使用的核電廠被迫除役,核電更成爲「只能說不能做」的議題。

民進黨不願碰觸核電,也與國民黨支持核電有關,擔心一旦接受,就形同承認過去的錯誤,增加對手的攻擊利器。但臺灣無論是要發展經濟還是強化防衛韌性,核電都是重要選項。

臺積電日前宣佈加碼赴美投資千億美元,谷立言指出,能源不足是臺積電赴海外設廠的原因之一。臺灣美國商會日前發佈今年的商業景氣調查,也有高達82%的美商擔心臺灣的能源供應。

谷立言說,美國、日本等國的核能使用都有復興現象,這是由於很多公司需要穩定的基載電力,尤其在AI相關產業。他並透露,AIT非常積極與在臺灣的公司、政府機關討論在能源方面如何滿足臺灣的需求。

日前在TTX區域安全兵推「能源穩定」動次中,AIT前處長司徒文也質疑,過去他曾到訪第二核電廠,對於臺灣核電設施感到驚歎,他不理解的是,臺灣面臨電力缺口,當其他國家都積極擁抱核電,「爲何臺灣政府卻要排斥核電?」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更指出,當前能源政策未能有效支撐國家發展,核能發電具備穩定、高效的優勢,臺灣寸土寸金,「不應將珍貴國土浪費在效率低的風力與太陽能發電」。

賴總統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與美國的合作,特別是AI、先進半導體等技術開發。但臺灣如果不能確保供電穩定,一切都免談。

既然賴清德承諾,臺積電會把最先進的製程留在臺灣,爲了臺灣產業未來的發展,不妨勇敢一次,放棄反核神主牌,讓仍能使用的核電廠延役,並認真思考興建新核電廠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