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量與壽命密切相關?經常每天只吃2頓飯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增加

吳大爺今年75歲,確診糖尿病有幾年時間了,期間一直服用藥物控制病情。但他本人對藥物十分抗拒,覺得長期吃藥會帶來副作用,所以一直在找尋可以降糖的偏方。

偶然的機會下,看到一個號稱養生大師的視頻,號稱減少進食或辟穀對控制血糖有奇效。

自那天開始,他逐漸減少了自己的飲食攝入,開始時只是少吃,後來連晚餐都省了。在不吃飯之後,他把正在服用的降糖藥也全停了。

沒過幾天,他發現整個人輕飄飄的,完全聽不到別人說話,一天更是直接暈倒在了家中。

送往醫院後被診斷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好在送醫時間及時,沒有留下嚴重的後果。而造成該症發生的主要原因,正是他三餐不規律。

不是說減少進食對控制血糖有好處嗎?這怎麼還控制出問題來了?

一、一日三餐,少一頓都“折壽”!

現階段大家的生活節奏都比較快,很多人生活中做不到一日三餐規律進行。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的數據顯示,一日三餐規律攝入的男女性比例僅有59%/63%。

中國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美國愛荷華大學的研究學者曾聯合進行過一項研究,該研究共納入2.4萬名受試者數據,分別記錄了受試者的用餐頻率、間隔、死亡情況以及基礎信息。

結果發現,僅有56.7%的受試者每日三餐規律,還有30.9%每日進餐<3頓、12.3%每日進餐≥4頓。

經過多變量調整分析後發現,相較於每日吃三餐的受試者,每日吃一餐、兩餐的受試者全因死亡風險分別會增加30%、7%,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別會增加83%、10%。

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不吃早餐與更高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風險增加相關。相較於吃早餐的受試者,不吃早餐會讓全因死亡率增加1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40%;不吃午餐和晚餐則會讓全因死亡率增加12%、16%。

每日就餐次數與全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聯

除了就餐次數外,餐與餐之間的間隔時間也會對死亡率造成影響。

同樣是每日進食三餐,兩餐間隔4.5小時的相較於4.6~5.5小時的受試者,全因死亡率會增加17%、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會增加22%。打工人如果早晨7.30左右吃早餐的話,午餐建議在12點之後吃,晚餐在下班後回家吃時間剛好。

二、老人能吃不一定是福,飯量小活得久

《科學》期刊上曾發表過一項研究,美國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4年時間裡分析了幾百只小鼠,分別將小鼠分成2組,一組不限制飲食,另外一組在正常飲食的基礎上減少30~40%的卡路里攝入,相當於七分飽。

結果發現,不限制飲食的小鼠平均壽命爲792天、限制飲食的小鼠平均壽命爲875天,後者相較於前者壽命延長了10.5%。如果在限制飲食的基礎,將食物攝入控制在新陳代謝活躍的時間點,可讓小鼠的壽命延長35%。

無獨有偶,一項針對218名21~50歲的健康人爲期2年的研究指出,受試者每日減少14%的飲食攝入(約8分飽),可顯著改善心理健康、生活質量,提高工作記憶、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減輕體重等,對健康壽命可帶來很大的獲益。

尤其是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一定不要吃得過撐。營養師謝金蘊提醒,老人吃飯不要貪多而是要吃得精,建議以細軟易消化的食物爲主,少食多餐,一餐攝入過量可能會引起脹氣、嘔吐、昏沉等不適發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臨牀腫瘤學家孫燕曾表示,寧願餓着也比撐着強、瘦的比胖的好。肥胖與癌症的發生存在很大的關係,貪吃是人的本性,所以自己一般會在感覺吃得差不多的時候立刻離開餐桌,不會久待,這樣可很大程度避免吃多。

三、想吃出健康長壽,老人吃這些最好

《惡病質少肌症與肌肉雜誌》上的研究指出,高質量的飲食與較少的體重增加、腰圍增加、較低的內臟脂肪組織、皮下脂肪組織相關。在吃得少的情況下,一定要吃得健康。

老年人日常的飲食,要遵循這幾個原則。

1、主食選熱量低的

主食可將其中的1/3替換成全穀物、粗雜糧,這些食物內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豐富,且有部分抗性澱粉,不容易被身體消化吸收,熱量較低。

2、肉類選脂肪少的

吃肉的時候要儘量選擇脂肪含量低的,日常常見的肉類脂肪含量爲豬肉>羊肉>牛肉>魚肉。

3、食材多吃天然的

在同等熱量的情況下,建議選擇天然的食物,因天然食物內除了有熱量外,往往還會有一些對健康有益的維生素、礦物質等成分。

4、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蔬菜、水果內的水分含量高、熱量低,且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成分,對健康有很大益處。

飲食對於健康而言十分重要,日常的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吃,同時注意上述的幾個細節,儘量吃得健康。

參考資料:

[1]《一日三餐,少一頓都“折壽”!超2.4萬人研究:每天吃不夠三餐,全因死亡率大大增加》.梅斯醫學.2022-12-03

[2]《飯量大小決定壽命長短?研究發現:飯量減少1/3,壽命延長35%!》.健康時報.2024-01-27

[3]《飯量小的人或更長壽?研究發現:少吃確實可以延緩衰老!》.健康時報.2024-04-0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